盛夏之后便是初秋,二十萬人開戰,已經導致夏收的農忙時節人力不足。各地民力不堪重負的反饋,在不斷給兩位主君添加壓力。
夏收麥,秋收稻。
島國武家以征收稻米為主要田地賦稅,夏收耽擱也就耽擱了,最多是村里的愚婦少吃點麥飯,多啃點樹皮。
可要是繼續談下去,大軍不打不撤,空耗糧餉,最后就要影響到武家最看重的秋收了。
秋收的稻米,是武家最重要的收入。領地的軍糧,俸祿,存儲全依賴于秋收獲取。一旦出現問題,之后一年甚至幾年都緩不過氣來。
不戰不和,連累夏收的現狀,已經引發軍心不安,隨著秋季臨近,軍中情緒越發不穩。
不管是斯波義銀,還是織田信長,都覺得沒必要繼續僵持下去。闌
這兩個島國最大的土財主,也扛不住二十萬戰兵的吃喝用度。
前線二十萬人,背后至少需要四五十萬人維持后勤補給。既然不想打,那么就早點遣散人員,回家秋收。
在斯波織田雙方主君的妥協之下,地盤劃分的談判被暫時擱置,放在以后慢慢聊,先確定了雙方恢復和睦的基本條款。
織田信長主動承認錯誤,表示摸石頭過河的過程中,某些政策不夠完善,傷害了武家集團的感情。
之后,織田家會改變家中政策,由淺入深,逐步改善,停止對武家集團利益的損害。
不管織田信長日后是否說到做到,至少在此時,能讓三百萬石的強藩織田家低頭,讓乖戾蠻橫的織田信長服軟,斯波義銀算是贏了。
織田信長給了面子,斯波義銀自然也要投桃報李。闌
斯波義銀高度贊揚了織田信長的表態,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只要知錯愿改,就是武家好大名。
斯波義銀一改之前對織田家的激烈態度,不再追究織田信長對武家集團利益的損害,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表現出圣人的寬容大度。
雙方商定先停戰退兵,邊界劃分的事之后再談。
前腳,明智光秀與丹羽長秀剛回稟主君,按下畫押印信。后腳,雙方早就無心戰事的軍勢便迅速后撤,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斯波義銀回到京都,織田信長去了安土城,之后的談判將在京都以南的伏見城繼續。
伏見城乃是京都南郊門戶,現在斯波家的控制之下。
而織田家占據坂本草津一線,重兵看守著山城國進出近江國的南門戶。闌
坂本城穿過大谷,就是京都南郊。雖然斯波家占著伏見城,但織田家在這一區域并不弱勢。
伏見城的位置,恰好是斯波織田兩家都可以接受的談判地點,盡顯勢均力敵的態勢,有利于雙方平等交流。
義銀剛才回到京都,安土城便傳來了新的消息。
織田信長與丈夫濃君,兩人正式和離。濃君隨后出家修行,至此不問世事。
織田信長行事果斷,讓跟著義銀回到京都的明智光秀,不免有些沮喪。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