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離山王薛永力在白水城正式登基稱帝,繼續使用國號為大澤,改年號為正平,史稱為澤高宗。
云憶也帶著薛彤兒一行人參加了開國大典,被拜為澤云大將軍,總帥澤朝百萬軍馬。
當然這只是名義上的統帥,為的是彰顯云憶在澤朝的特殊地位。
薛彤兒也被封為定國公主,并宣布將和云憶于六月完婚。
薛永力不再分封諸王,而是采用州郡制度,將現在所屬地域分成六郡二十四州。
這是云憶給的建議,經過薛永力與諸位文官的商議,覺得這種方式要比藩王制度強了太多,完美的體現了中央集權的優越性。
如果將來天下一統,會將澤朝地域分為二十四郡九十六州,由澤皇會同百官親自審定州郡主官的人選。
這樣就不會再出現藩王叛亂,無法可依的混亂局面出現。
新制訂的律法也在百姓之中廣泛傳播,自立國之時,新的律法就開始實行,最大程度上維護就百姓的合法權利。
此時的離山境內已經充滿了各地趕來的人才,在亂世之中,尋找到一片樂土難得可貴。
新的大澤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在復蘇,需要大量的有識之士。
皇帝陛下沒有發動平叛的戰爭,而是全心力的運行新的體制,他也在看效果,如果這一套確實可行,那以后平定地方以后,他就會全國推行這種制度。
云憶也是心里慌亂,系統這次沉睡的時間超長,到了現在都沒有復蘇的跡象。
不過這樣也好,他和薛彤兒大婚之時,就不怕有人在旁邊偷窺,這或許也是一種心里慰籍。
周氏皇朝正如慕容智所判斷的那樣,在一個月前發生了席卷全境的大騷亂,周長安為了平息騷亂莫名其妙的又損失了大部軍馬,最后再冷月郡主的勸說之下,又退回了南通王領地,全線收縮,只求自保。
沒有了周氏軍隊的彈壓,中原之地又成了無主之地,盜匪更是盛行,成了所謂的武林高手的天下。
新的澤皇并沒有出兵占領這些地方,他還是試行新的政權機制,只是流民逃向離山境的更多了。
離山的八虎十二將統帥大軍鎮守邊關,凡是盜匪之流,一律斬殺,只讓真正的貧苦百姓進入離山安置。
只是短短兩月時間,離山竟然又收容了千萬流民。
在新的大澤朝治下,百萬人口的大城邦出現了好幾個,最小的城鎮也有十萬人口,真正使得以前大澤的過半人口集中到了離山境內。
西北二王也已經緩過勁來,周氏的瓦解西北大城計劃徹底失敗。
西北二王又糾集了二十萬騎軍,再次揮軍南下,要找周氏報仇。
實際上,他們是不得不來,他們二王的領地不出產糧食,中原的敗落使得糧食產量大減,換不到糧食,只能出去掠奪。
新澤朝明顯惹不起,只能找周氏出氣。
周氏已經元氣大傷,全境可戰之并不過二十來萬,多半還是沒有參加過戰場的新兵。
這次他們的麻煩確實大了,西北二王穩扎穩打,奪下一處地方就全部搶光,將所有能吃的東西都運回西北。
周長安無奈之下率領全國之兵和西北二王對戰于南通邊境之上。
這次再沒有奇跡發生,南通被已經餓急的西北二王馬軍殺的大敗,基本上算是全軍覆滅,周氏父子拼命使出重圍,逃回南通城中。
情急之下周長安向離山求援,向新澤皇投誠,希望新澤皇能夠出兵解救南通之危。
可惜還沒等南通信使到達白水城,南通城就被西北二王攻破,周長安和小兒子被亂軍殺死,周家老大周德昌和周二郎仗著武勇,護著三妹冷月郡主殺出重圍,向著離山投來。
他們沒有去白水城,而是選擇去離山的大洪城,這是冷月郡主的主意。
與其去投新澤皇,真不如這無敵悍將云七來的實在。
新澤皇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容他們存在,可是云七絕對不會有此顧慮。
云憶每日里除了和薛彤兒有些交談,都是獨自一人在王府密室的石室內引雷入體淬煉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