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羅皇朝和景治皇朝都是忘川大陸上的內陸皇朝。
整個忘川大陸是一個橢圓形狀的布局,從東向北依次是大澤,大周,佛國,亞利辛,卡爾陀,野利六大皇朝,青羅和景治在最中間,南面是景治,北面是青羅。
在東海之外,還有一處極大的島陸,那里也有一個皇朝,大贏皇朝。
青羅皇朝與五大皇朝相連,一直都是各個皇朝的樞紐所在。
大澤皇朝在青羅皇朝的東面,青羅皇朝的南面有景治皇朝,西面連著兩個大皇朝,亞利辛皇朝和卡爾坨皇朝,北面則是野利皇朝。
青羅境內也是多山,而且都是高山,忘川大陸之上的最高幾座山峰都在青羅境內。
這幾座高山將大陸東西分開,形成了各自特色的文化和習俗,
青羅皇朝的東面是一片平原,一望無際,沃野萬里,非常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自然也就成為了青羅的中心地帶。
一半平原,一半山林,這是青羅獨有的地理特色,也就讓青羅百姓出現了兩種分化,農夫和獵人。
西北二王正是看中了青羅平原的產糧能力和一望無際的田野,這實在太適合騎軍遠征,而且平原又與景治的平原相連,他們可以沿著平原奔襲,除了海外的大贏,他們哪里都能去成。
青羅皇朝和大澤一樣,也出現了百年不遇的皇權紛爭,引發了遍及全境的戰禍,百姓都處于迷惘之中,糧食產量自然是大減。
西北二王又闖入境內,一通搶掠,使得青羅百姓的日子更加苦難,戰亂之禍,比大澤皇朝還要厲害,除了幾座大城能夠自保,小的村鎮全部都被洗劫,上萬里地域的農田空置,餓殍遍野。
青羅皇朝對西北二王的態度很堅決,那就是要狠狠的打擊圍剿他們,可是現今皇朝政權不能穩固,空有決心,指揮不動各地駐軍,而且青羅軍力最強的軍隊在山嶺地域,只能眼看著西北二王一番劫掠,傷民毀地,揚長而去。
通過了青羅境內,西北二王的軍心極度膨脹。
青羅皇朝的不抵抗反應,讓二王的軍馬各個都搶的滿意,再不復在大澤時候的餓肚子情形,每個人都攜帶了大量搶來的金銀,志氣滿滿,迤邐而行,向著景治皇朝境內搶去。
景治皇朝同樣發生了戰亂。
這皇朝亂世仿佛都有感應一般,每個皇朝都出現了各種原因的亂局,讓天下百姓都受到了亂世煎熬之苦。
不過景治要比青羅強的太多,國內雖亂,邊軍不亂。
景治皇朝的年老統帥皇叔天騰戰親自來到與青羅接壤的邊境第一關風門關,防守國境,以抗拒這來勢洶洶的大澤強盜。
十月初,西北二王的四十萬大軍來到了風門關,和景治皇朝的邊軍對峙起來。
云憶又陪伴了薛彤兒一個月,薛彤兒已經確定有喜,使得云憶興奮不已。
本來云憶計劃九月初北上,這又耽誤了一個月,不過大澤皇朝一統已經是大勢所趨,不會再有什么意外。
九月剛過,云憶率領三千騎軍,五千匹青田大馬乘坐大船離開了白水城,向著開陽湖進發。
半個月后,船隊來到了開陽湖。
上千里范圍之廣的開陽湖,完全就是一座內陸海,來自多處山脈的支流匯聚在此,最后形成白干河,平靜的向著大海流去。
開陽湖有一條水力充足的支流,來源之地正在青羅境內,云憶準備順著這條大河進入青羅,這樣能夠節省路途奔波之苦。
四源道人很是無奈,他很想靠近云憶,可是一直都沒有機會,而今云憶又率領船隊逆流而上,前往青羅,他只能遠遠跟隨,暗中保護云憶。
這小子也太能折騰,不抓緊時間修行,一天到晚胡鼓搗什么,這大陸誰主沉浮關你什么事情!
四源道人只能在心里不住的腹誹,可是還沒有感應到混天儀的蹤跡,他還不敢接近云憶,以免驚動了云憶,天機難測,他也不敢造次。
大河之上的路途很是順利,雖然是逆行,可是大船上有的是馬匹,青田大馬轉動船槳,大船的航行速度絲毫不慢,只用了十天時間,就來到了青羅境內。
云憶和佐夫商量許久,最后決定在青羅皇朝的都城青玉城上岸,那里是高山地域與平原地域的分界線,到哪里再決定去哪邊。
大澤皇朝的船隊讓青羅皇朝的各地官員感覺到恐慌,畢竟西北二王剛來劫掠了一番,這又來了一批,莫不是大澤想要吞并青羅?
船隊沿岸的地方官員都是快馬急報,將消息傳往青羅皇朝的都城青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