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森導演的新作《新世紀》,劇本是團隊經過三年打磨后的成果。
靈感來源于安德森導演看過的一本書,書籍描述的是末日廢墟里的世界。
安德森導演看完書后做了一場夢,被夢里光怪陸離的世界所沉迷,電影雛形也因此而來。
劇本背景同樣也是設定在很多年后的未來。
此時的地球,面臨能源枯竭危機,兩極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人類生存空間進一步遭受擠壓,有限的資源在過分負荷的人口前不堪索取。
于是,穩定的社會在這種情況下后四分五裂,在動蕩面前,無數人開始暴露他們性格中的陰暗面,自私、爭奪、嫉妒、憤怒……所有的負面情緒像是即將爆發的火山,隨時可能引火燒身。
就在人類以為這就是世界末日的時候,更糟糕的境況來了。
太平洋上,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樹從海面上升起。
它仿佛是一夜出現,但是枝條樹葉卻濃密繁茂,生長速度也快到驚人,不過短短幾個月,頂上華蓋就足有一座城市面積大小,人類在它面前恍若螻蟻。
面對未知危機,世界各國都忍不住利用各種手段去勘探這棵神秘大樹的秘密。
他們派出核潛艇,試圖找到這大樹的根源,卻發現它的枝干直直抵達人類頂尖科技都無法到達的深海,在那幽黑無光的水下,散發著瑩瑩光芒,不見盡頭。
各個國家無功而返,便想要取樣研究。
結果,普通工具根本不能損耗樹皮半分不說,海洋里的所有生物竟然聯合起來圍在樹干外圍,為它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屏障,護住它不在人類面前受到傷害。
人類不是沒想過用武器,用人命去堆出一條路,但是最后千辛萬苦取下來的丁點樣本,還沒到實驗室就已經自動化為灰燼。
這棵大樹,是超出人類所有科學認知范圍內的東西。
有科學家說,這也許不是一棵樹,而是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體。
這個說法的根據來源于,在深夜時,城市里的人們總能看到天際邊緣,自太平洋神秘樹巔為中心,海浪般層層疊疊涌開來,隨著呼吸此起彼伏,令人心馳神往。
于是,又有人悄悄叫了這棵樹新的名字——世界樹。
世界樹剛出現的一年,給人們帶來了不少恐慌,甚至讓世界各國嚴峻驚惶到,一度討論要不要動用核武器,最后以58%反對票落幕,足以見得當時各國爭論之激烈。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兩三年過去,人們仿佛適應了這棵世界樹的存在,就連各國首腦也不再將它視為危險,只顧著絞盡腦汁地在能源分割上為自家爭奪更多的利益。
就是此時。
蟄伏了幾年的世界樹終于有了動靜。
本來全世界人們都能看到的,如北極光般浪漫美麗的樹冠熒光,在那一夜遍布整個地球的天空。
光芒太濃稠嚴密,竟然連太陽的光輝都被蓋過去,讓人們恍若生活在一片綠色天空下。且全世界不論任何時區,看到的都是同樣的景象。
綠光持續整整48小時后才如退潮的海水般歸去回到樹冠盤旋。
而真正的變故,是從綠光褪去后的第二天開始的——
這些年,人口的持續增長,讓城市面積不斷擴大,擠壓著山林湖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