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靈刺出那一刀時,沒有任何猶豫。
她一路走來,看著眾生掙扎,最后掙脫了孩童的天真,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這一刀,她既不會猶豫,更不會后悔,因為這就是她的選擇。
女王往后跌坐在神椅,抬手撫摸胸口沁開的血跡。
她像是感覺不到疼痛,這個時候居然還在笑。
“原來,這就是死亡。”
她滿意彎起唇,在阿靈震驚的目光里,驟然潰散成無數光點,隨風而去。
阿靈不知道神國女王是不是真的死了,她如愿回歸了普通日常的生活,作為甲蟲生活的那段時間就像是孩童隨性而起的一次冒險。
小山村里,孩童們扯著嗓子唱起歡快的歌謠,繼續他們無憂無慮的人生……
觀眾席里,瑞恩將筆帽蓋起,惆悵嘆息。
生如神明,死為凡人——這就是秋寒想要講的故事嗎?
撇開科幻奇幻的外衣不談,這其實是個有關人性的故事。
每個配角都是細小的流水,每股流水都在劇情的推動里匯流,匯流的江水滔滔不絕講述起故事,而江水之上還有懸浮在云端服侍的神祗。
創新的內核立意,自由的電影語言,開放的故事架構。
瑞恩啪地合上本子,心想,這部影片才應該是這屆戛納的開幕片。
他微笑著,抬手鼓掌,掌聲也將其他人從影片的余韻里驚醒,隨之一起鼓掌。
掌聲如潮水席卷而過,觀眾席里的所有人都隨之起立。
這掌聲持續了整整五分鐘。
觀眾席中間位置的一眾主創人員也對這樣的場面致以燦爛的笑意。
有關《明日》,在戛納現場當然是好評如潮,而很快出爐的《screen》場刊評分也刷新了昨天《無話可說》的唯一評分,將本屆影片的場刊評分拉高到了足足3.7的高位,總分不過4,至今保持的最高分也是3.8。
盡管《明日》才是本屆戛納主競賽播放的第二部影片,但很多人都覺得,此后的十幾部影片,很難有一部會超過《明日》3.7的高分了。
當然,很多人也知道,場刊評分頂多能代表專業影評人的意見,并不會等同于戛納評委會的意見,很多拿到場刊最高分的電影也不一定會拿到最后的金棕櫚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