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實在是想不通,為什么同樣是九年義務教學,差距如此之大,只能默默的點頭。
兩人很快開動,將這些不同的花采摘下來,像上次一樣,根據不同品種進行分類,分別放到不同的袋子上。
象征性的挑出一袋花給余音拿著,然后用繩子將其它的系在一起,多的這一部分由方文提著。
兩人回到花店后開始打理這些花,比起上次999度玫瑰,無論從數量、操作難度,還是緊急程度,這些花相對來說,工作量都更輕松。
中午的時候,方文還讓余音先回家吃個飯、睡個午覺再來。
打理完采摘回來的花,兩人分工合作,方文將所有的花品進行了位置調整,余音則是給花明碼標價,最終趕下下班前,順利完工。
……
活動進行的第一天,效果反響。
雖說花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是作為消費者,偏偏愿意花錢,去買回自己可能有用的東西。
“您好,歡迎光臨鮮花坊。”
“您慢走,如果喜歡的話,可以跟朋友介紹介紹。”
……
余音一開始還說著這些禮儀用語,隨著顧客多了起來,根本忙不過來。
店面被擠得水泄不通,結賬的顧客紛紛排成長隊,過往的人群好奇的詢問,然后也加入這個行列。
普通人講的是實惠,并非追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方文定下的價格無疑正中人們的心扉。
一天下來,整個店面被搬空了一半,甚至有其它花店的打電話來預購,說這里比花市便宜的多。
第二天,因為是周末,上班族不逛超市,倒是想起來開始逛花店了。
“姑娘,聽說你們花店的好多花都打折啊,是不是真的啊?”一位愛花兒的女士聽到周圍老太太說起,也來湊個熱鬧。
“是啊,您隨意看看,我們這兒的花兒都有價格。”
女士看了看,相中了幾束郁金香,看了看價格,比其它的價格略高,“這款花能便宜點兒嗎?”
余音一看樂了,“您說您這是什么神仙眼光,一來就看上我們店里的招牌花兒,這邊的幾種花兒呀,別說全市,可能全國都找不出第二家,我們這兒也不多喊價。”
“行,我逛了這么多年的花市,這么好的花確實難得,以后就你們家了。”
就這樣,鮮花坊的招牌也被漸漸打起來了。
由于花園里的花賣的很快,方文還特意讓余音守著店鋪,自己去補了好幾次貨。
第三天,花店里的打折的花都被挑的幾乎不剩了,但仍有人過來撿漏。
人們急匆匆的進來,樂呵呵的出去。
但凡買到花兒的人,都像是撿到寶一樣。
方文檢查了一下店鋪,之前的尾貨果然被賣的精光,就連花園里采摘的新品種也銷勢很足。
兩人擊掌慶祝,活動圓滿畫上了一個句號。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第四天,花店竟然上了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