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縣城西邊,靠近練江,偌大一片徽式大宅,青瓦白墻,屋套屋,院連院。就如同雅溪邊的蒙氏宅群一般,白家以商興家,白氏族人競相投靠,也繁衍出了這樣龐大的一片家族聚集地。
白馥禮一行車馬到了白家正門外,蒙慶云從車窗看出去,好大一座門樓。門罩上水磨青磚砌成向外凸出的線腳,頂上覆瓦檐,又有磚雕裝飾,又實用又漂亮。門樓前的地面鋪的都是鵝卵石,細密平整,俗稱“魚鱗坦”。魚多子,寓意人丁興旺、年年有余。
大門口有幾步臺階,并不能行車,車馬自有另外的門路可進。白家下人早早地就等候著了,見車隊回來,麻利地開門,取掉門檻,車馬進去后一直行到二門外才停下。
蒙慶云和白秀清手拉著手下了車,一大群婢女仆婦便迎了上來。
打頭的兩個年輕女子,一個是少婦打扮,圓臉杏眼,面容可親,乃是白馥禮的妻子翟氏,閨名幼錦;另一個待嫁女打扮,容貌跟白秀清有幾分相似,相比于白秀清的活潑跳脫,卻是另一種文靜嫻雅的氣質,是長房的白秀寧,白馥禮的嫡親妹妹,白秀清的堂姐。
翟氏和白秀寧熱情地迎上來拉蒙慶云的手,姑嫂姐妹忙忙叨叨地見禮問好。
“嫂嫂。”“姐姐。”“元娘。”
翟氏挽著蒙慶云的胳膊,道:“可算把你盼來了,祖母不知道念叨了多少次,咱們趕緊去她院里,母親和嬸嬸也都在那兒呢。”
她又叫得力的管事媽媽,妥善安排蒙慶云帶來的隨從和行李。
大家便簇擁著蒙慶云,熱熱鬧鬧地往白老夫人的院子去。
提起白家這座大宅,外頭人一般都是“白家花園”這么叫,蓋因白家的宅子并不像大多數的大戶人家那樣是規規整整地幾路院子依次順序建造。
白家宅子引練江水入園,分做幾路,寬闊處做觀景湖,狹窄處做九曲流水,各個院子便依水而建,錯落有致,加上盆景、花卉、假山、亭臺,整體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私家園林。故此,外人常稱之“白家花園”。
一路上,翟氏便簡單利落地介紹各處院落所在。
長房白榮誠和妻子徐氏,住的是從善堂。
白馥禮和翟氏住的是鹿鳴堂。
白榮信的居所是樂善堂,他正妻早逝,如今二房內宅都是妾室徐氏打理。
老夫人的居所是福康堂,也是整座白家花園最大的一處院落。
“自從接到蒙家的信,知道你母親過世的消息,老夫人傷心過渡,昏倒了幾次。原本早說要去接你來住的,也因為老夫人臥病,不得不暫緩。誰知前幾日接到你要來的信,老夫人高興地什么似的,身體也好了一多半。這兩天真是把母親和我們都指使得團團轉,給你安排院子啦、婢女啦、使喚婆子啦,一會兒問廚房的事,一會兒問繡房的事,一會兒又問車馬房的事,真是恨不得把你的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妥當當,倒把我們累得夠嗆。”
翟氏說話俏皮,把大家都逗樂了。
她這樣看似埋怨,實則只有親近人才會這樣說的態度,確實也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讓蒙慶云感受到了白家上下對她的歡迎。
“那是我的不是了,幸好我帶了不少土儀,請舅媽嫂嫂們看在這些禮物份上,不要怪罪我才好。”
翟氏和白秀清都哈哈大笑起來。
白秀寧文靜,才不會跟她們那樣,只是抿嘴輕笑。
白家經商,內宅婦人也沾染了外頭爺們兒的習性,很會待人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