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所以稱之為故事,便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簡而言之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如此才引人入勝好挺好看。”林當開始騙小孩。
“當當,張果老吃小孩,是個壞人!打他!”小琳琳已經舉起了拳頭。
小狼嘲笑她:“不吃就不能成仙!”
“你們還聽不聽了?”
“聽的,聽的,當當你快跟我們說說!”
小狼還是很識時務的,“當當,張果晚上偷偷觀察發現水被兩個可愛的孩子喝了,那兩個孩子是不是跟我們一樣可愛?”
小琳琳的切入點又不一樣:“當當,我們不想被人吃掉!”
好么,神話故事很多細思極恐,甚至能拍成恐怖片兒。林當被嚴重帶歪:“不能,我不讓張果成仙了!”
“哦嗚....哦嗚!”
一直聽、一直叫的小犟種終于笑出了驢叫,就沒見過這么蠢的人!
雖然林當被倆小崽問出了內傷,差點問吐血,更是在打與不打的邊緣徘徊,而兩小也在挨揍和撩騷的邊緣瘋狂試探。但是這個故事還是被人包裝了一下,在山腳下的村民中流傳著。
林當又在心里添了一句:故事之所以成為故事就在于它的荒誕不經,以及給人帶來希望。無論是哪朝哪代的人誰不希望自己能夠成仙得道?所以,誰不期望來個偶遇,有個“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的神跡?
就這么著,每天傳一點,這個張果老奉師命打水,夜遇兩個人參娃,捉了喝人參娃的洗澡水,他的毛驢也順便喝了點洗腳水后張果倒騎毛驢成仙的故事,在山下被人口口相傳。
路人甲:“你見過倒著騎驢的?”
過路乙“誰沒事倒著騎驢啊!”
陌生人:“嘿嘿,所以你才不能當神仙啊!”
林當和兩小孩兒喬裝打扮下嘚山來之時,聽見的都是這些。小狼年紀雖小,卻很快就理解、明白了林當的苦心孤詣。此時,他正極力攏著一雙小手手背在身后、跟在林當后頭兒,走得那叫一個四平八穩。
而小琳琳則是被林當抱在懷里,小丫頭一雙漂亮的大眼珠骨碌碌地轉個不停,那叫一個不夠看。
“當當,那是什么?這個又是什么?”
似是怕被人聽見,小琳琳的聲音很小。
林當知道小琳琳自出生就沒有出過莊子,這應當是她第一次看到外面的集市。至于小狼,甭看他面上老練得緊,其實這孩子根本就沒有來過。
“糖葫蘆,好吃的糖葫蘆。”
“大餅饅頭夾肉,綠豆餅子噴香嘞—”
旁邊的吆喝聲伴著肉香、面香味兒撲面而來,讓人禁不住快步走近這煙火味十足的人流,更忍不住地流下口水。林當身上帶了幾兩碎銀子—當然,這是她全部的家當。而且,還被小狼崽崽管著不讓用。
唉,沒銀子沒人權啊!為了糖葫蘆當折腰且得要折腰啊!林當又瞟了下盯著糖葫蘆不肯挪眼的小琳琳,牙一咬,丟開自尊心湊到小狼旁邊,笑嘻嘻地說:“我饞了,給買個糖葫蘆吧?”
小狼果然如她所料義般正言辭打斷林當:“不,咱們沒多少銀子了,你不是還要買米、買面、買油、買材料么?”
跟個小老頭似的叭叭叭地真能說,林當只好摸摸小琳琳的頭,安慰孩子:“等會兒看看有沒有山楂,一會兒給你做了吃。比她們賣的都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