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今年的稅,她也打算多做些簪花,賣錢后買米替代。
家里有個幼弟要照顧,潘嫻不再去學堂,可林美依還是堅持讓她來自己家,跟自己一起同二丫學字,雖然效果沒有在學堂里那么好,但如此一來,先前的幸苦倒也不算白費。
林美依上次拿的幾框綢緞已經全部做成了簪花,她有個專門的賬本,專門記錄李氏、莫氏、肖娘子和自家娘親劉氏的成品數額,而負責教學的肖娘子和負責質量的劉氏,兩人除了簪花的工錢外,還有一份額外的工錢。
也不多,一人一百文,但讓人看著覺得心里舒服。
劉氏在女紅上是真的沒有天賦,做廢五份簪花后,為了不讓閨女把自己開除,她主動退出制作簪花的流程,專門負責簪花的入庫和質量,給自己留了點面子。
這一來二去,劉氏竟然學會了簡單的計數方式,這可是成為一名合格賬房的前提,林美依非常支持,得空就把阿拉伯數字計數方式教給母親。
說起來,這阿拉伯數字還是大周女帝最先提出來的,世家門閥守得死死的,起先民間無人知曉,后來有大儒收徒,這才漸漸流傳到民間。
到了春耕的時間,林美依也放了十天假,李氏莫氏回家種田,而她則獨自趕著父親剛買來的帶車廂牛車,載著滿滿三框子簪花進城交貨。
距離上次一別已經過去半月,秋掌柜那是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林美依盼來了。
她以為,林美依會給自己這批貨里參雜些次貨,就像是王菀先前那樣,說可以用次貨做活動,低價處理的同時還能給繡房積累人氣。
只可惜,這樣的活動只做了一次,就因為繡坊和王菀之間的合作結束而腰斬。
秋掌柜迎上前來,林美依將車上的簪花全部卸下來,一共三框一百五十朵,讓她先清點,自己轉到云秀那邊,購買邊角料。
“最近簪花做得多,綢緞的邊角料已經沒有多少了,知道林姑娘你要,掌柜的特地讓我留了一筐。”
云秀把腳邊的框子搬到柜臺上,笑容抱歉,“林姑娘,真是不好意思了。”
林美依搖頭,“沒事。”
這都是正常的消耗,繡坊又不是故意不給她留,大不了購買整匹的綢緞就好。
林美依抬眼看了看柜臺后的貨架,五顏六色的綢緞十分亮眼,但她卻一直覺得麻布其實才是制作簪花的最佳材料。
只是葛麻在市場上流通真的不多,現在只能先用綢緞替代。
“再給我拿五匹綢緞,白色、紅色、黃顏色、紫色、綠色各一匹。”林美依說道。
云秀忙不迭點頭,笑著把她要的布匹拿下來包好,讓伙計幫忙放到牛車上去。
秋掌柜走了過來,那眼神,格外復雜,激動中帶著幾分不敢置信,林美依見此,笑問道:
“秋掌柜,這批貨你可還滿意?”
秋掌柜點頭,她簡直不能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