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抱著包袱,轉身小跑著回到馬車旁,抬腿正要上馬,王芝蘭突然大聲喊道:
“別忘了給我娘寫信!”
二丫鉆進車廂,從車窗那探出頭,鄭重的點了點頭,“知道啦,師兄你回去吧,再見!”
“嗯,再見......”王芝蘭回了一聲,可馬車已經走遠,也不知道車上的人聽見了沒有。
車隊緩緩駛入官道,速度就快了起來。
行至邕州的那條路口,青嵐已經提前在那等候。
跟隨這他一起的,還有母親莫夫人,以及妹妹青蕓。
青嵐母親和妹妹一直住在莊子上,所以他們今早就先一步出發,來到這岔路口等候林大郎一行人。
青嵐家是有些家底的,兩輛馬車,一輛坐人,一輛運行李,車夫兩個,仆從二人,婆子一個,丫鬟一人,連同青嵐一家三口在內,一共九人。
有了這九人的加入,隊伍瞬間擴大,乍一看,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走商的商貿隊伍。
時間緊,路程遠,大家也沒空下車寒暄,青嵐家的馬車直接跟在后面,一行人便繼續前行。
有大郎和鐵甲衛在,宵小之輩完全不敢靠近,一路上走得還算順利。
在路上遇到驛站,便下馬休整一晚,如果沒趕上驛站,便扎營露宿在平坦的河岸邊。
每一次休整,大家伙都忙碌不已,喂牛喂馬,還要做人吃的飯,做完稍微休息一會兒,還沒等緩過勁來,就又要啟程。
如此忙碌著,接連三天,林美依一家和潘豹一家都沒機會去和莫夫人見一面。
青嵐一家倒是還好,有仆從跟隨,比林美依等人松快多了,可這三日里,大家不管是在驛站吃飯,還是在河邊露宿,都沒看到莫夫人和青蕓過來跟大家打個招呼。
三家人,一直是潘家和林美依一家挨在一起,青嵐娘三個從來都是遠遠避著,也不知是認生還是怎么的。
第四天,由于遇到泥坑林有才沒注意,趕著牛車陷進坑里去,扶正后耽擱了一段時間,導致大家伙難以在天黑之前感到驛站,再次露宿山野。
肖娘子一家都沒覺得有什么,見林有才很自責,夫妻倆還過去安慰他別放在心上。
就連三歲的虎子,都知道咯咯咯笑著給大家活躍氣氛。
可正當大家伙搬出鍋碗瓢盆準備一起做飯時,林美依卻感覺到了一道不悅的目光正從背后投來。
她困惑回頭看去,就見青嵐家的馬車旁,一年輕姑娘正扶著一婦人從馬車上下來,年輕姑娘專注的看著母親腳下,不悅的目光自然不是她的。
抬眸看向那婦人,她年紀似乎比劉氏還要大些,鬢角染了幾根白發,穿著素綢做的襖裙,頭上只帶著一只銀釵,樸素簡潔。
看起來和尋常夫人沒什么兩樣,但她似乎常年喜歡皺眉,以至于眉宇間瞧著總是多了幾分愁苦。
似乎是沒想到自己的注視會引起注意,眼里的不悅一時來不及收回,楞了一下,這才垂下眼簾,在女兒的攙扶下往左邊河岸行去。
劉氏等人都在左邊河岸,已經架起鍋子準備熬鍋熱粥,穿著便服的鐵甲衛們正在大郎的指揮下扎帳篷,繁忙而喧鬧。
再去看右邊河岸,莫夫人母女兩坐在仆人鋪好的蒲團上,默默看著下人們行動。
青嵐是年輕人,也愛熱鬧,跟著大郎一伙人忙活,沒了他,越發顯得右邊河岸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