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夜同張靈玉回到了龍虎山,生活又回歸了平靜,但好景不長……
王并和呂良的事終究還是被人有意傳了出來,李夜手法的兇殘讓人難以將傳聞和人們眼中山上的那名清雅道士相結合,但證據卻明擺著,一時間李夜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但老天師出面直言。
“無論我的弟子做了什么,他你們都動不得!”
老天師的名聲還是能起到震懾作用的,最終還是護住了李夜,但李夜日后也難能再出龍虎山。
……
龍虎山山巔之上,一老道負手而立,高處的狂風吹得老道道袍呼呼作響,顯然一副高人圣賢之姿。
遠方的太陽緩緩從東邊爬起,縷縷陽光撒落在了山巔。
老道對身后盤坐于地的青年,開口緩緩說道: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靜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凈矣。小夜此次入世,你的心亂了啊.....”
失望的表情第一次出現在了老天師的臉上,他能從這個徒弟身上看出一些全性妖人才有的戾氣和貪。
修道之人故有入世出世之說,若從未入世,又怎可去談出世一說?此次下山“大概”算是老天師給李夜的一場考驗。
李夜面對老天師的訓問,起身作揖,笑答道: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有至極邪?弟子……并未覺得自己有何過錯。”
老天師聞言眉頭微皺,但也未曾多說什么,他還想再聽聽自己的這個徒弟想說些什么。
李夜見狀微微嘆息,解釋道:“弟子從山門中習得的‘道’中有此語。‘勢未成,需靜守,勢已成,自向前。’
若我龍虎山勢不強,定會被全性來犯,您若實力不強,自然無法立足十佬之首。
弟子很早之前便被教會一個道理。
弱小的人那便活該被人踩在腳下,生老病死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人心,他們以軟弱為食,你越是軟弱,他越是強大,但若你強于他們……”
老天師聞言也知自己有些唐突了,自己的徒弟遇到自己前為何昏倒,又經歷過什么他都不清楚,這俗世人心的黑暗老天師又怎能不知?但他不能看著李夜總被那陰暗面所影響。
老天師來到李夜面前,細心勸慰道:
“小夜你需明白,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道理,真正努力精進的人是不會將精力浪費在這些負面情緒之上,若是有此想法又如何悟道?”
話雖如此但說實在的,若李夜和張靈玉被人所斬,老天師一定也會全力向那人復仇,但這并不代表他會否定人性,人有陰暗之面,那自然也會有正面。
李夜聞聲也明白了老天師的擔心之處,解釋道:
“弟子并未被人性所困,弟子明白百學需先立志,要想悟道自然也需有志。
強者伴隨孤獨而生,弱者卻在黑暗中,敲著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