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之前的襲擊有可能是中**隊的絕地反擊,那么當港口的11艘軍艦直接被炸毀的時候,整個日本軍方已經不僅僅用振動來形容了!實際上全世界各國,包括歐美列強已經不是在看熱鬧了,而是徹底震驚了!
從當年的日不落帝國的海上霸主的戰爭,到后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海洋上面的戰爭大大小小不知道進行了多少次,而軍艦之間的大炮對轟發展到現在,軍艦被摧毀的數量也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除非是那種超大規模的海戰,否則的話想要一次性擊沉11艘軍艦幾乎不可能,但是現在,僅僅一個晚上,不,準確的說,誰也不知道用了多久,但是就是一次爆炸,11艘軍艦就這樣徹底的被葬送在了海洋深處。
即便這些軍艦都是在港口,港口的水深也沒有多少,但是依然不能否認它們被擊沉的事實!重點是,迄今為止日軍都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們都不知道敵人到底是用什么樣的方式發起的攻擊。
唯一知道的是,敵人是從水底發動的進攻。
如果是魚雷的話,先不說他們負責觀察的人沒有發現魚雷,就說魚雷的攻擊距離有限,而且也不可能所有的魚雷同時命中11艘軍艦啊!這怎么可能!
如果說11艘軍艦同時被人潛入,并且都在船底最深的龍骨位置埋設了炸彈,那也不可能啊!
這樣被人潛入都沒有被發現的話,日軍也不可能崛起到今天這個地步了。
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但是日軍已經派遣出了相關的打撈艦隊,他們必須要搞清楚在海底到底發生了什么,實際上他們已經救援了一些士兵以及派遣水性好的士兵進入水底偵察了。
只是這樣的偵察注定是徒勞的,因為這不是短期內可以出現結果的事情。
但是日軍的整體進攻節奏已經收到了嚴重的影響,如果沒有韓雙他們的話,日軍在解決掉四行倉庫的守軍,讓這些歐美國家看到戰爭的結果之后,必然會加快自己的進攻節奏。
因為日軍很清楚,他們不能給中央軍在離開上海之后再一次部署戰壕防線的時間,如果再鏖戰幾個月的話……日軍可能就再也無法擺脫這樣的局面了。
雖然日軍在大的戰略局面上在二戰時期屬實有點迷,但是實際上這也是他們的國內情況所造成的,其實就算是到了二戰后期,日軍的一些高層已經看出了自己國家的結局,但是他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是賭。
賭到底是他們先撐不住,還是敵人先撐不住。
但是賭的結果已經是毋庸置疑了,說句馬后炮的話,放到二戰時期,除非日本有他們的技術,加上中國的戰爭潛力才有可能掠奪整個亞洲,否則的話,結果是必然注定的。
但是現在,當日軍的第三艦隊11艘大型戰艦直接在港口沉沒,整個港口船只已經徹底無法進入,日軍的岸上彈藥補給已經徹底失去了后勤補給,尤其是重炮部隊的彈藥補給必須要從日本國內運送過來,雖然華北和東北地方日軍已經有了初步的工業。
但是所有的兵工廠還是在日本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