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長公主病逝,戚建為了讓外室母女倆有個名分,帶進府來,謊報了靜丫頭的年齡。不然,憑著皇上血氣方剛的脾性,要是知道早在成親前就有女兒,怕是十個腦袋也不夠砍!
明姨娘為長公主深深感到不值,早些年的老爺肯定還要放肆些,只不過現在膝下有兒有女方才徹底成熟下來。
“按照規矩,應當是玉丫頭先及笄,再是靜丫頭,菊園那邊卻不肯。”這事還鬧過,剛生下雪丫頭的時候,正坐月子呢,不知是誰到陳蓉面前說了一嘴,當晚陳蓉就拉著戚建要問個究竟,是不是要她的靜丫頭在玉丫頭之后及笄?
不用多想,為了前程和顏面,戚建自然會按照規矩來,不能隨意由著陳蓉的性子胡鬧。反正女孩子的年紀外人又不知道,晚點及笄也沒什么,只要不叫其他人知道就好。陳蓉不依,哭著鬧著不同意,戚建念及她月子期間,動怒流淚不得,只能好生哄著,說此事與夫人商議之后再做定奪。
陳蓉這才安分下來,若真的讓靜丫頭晚及笄,到時候尋不到好夫家不說。萬一叫別人發現她虛報年紀,被各家少爺們嫌棄該如何是好?女兒家浮萍命,嫁人便相當于是第二次投胎,一個沒選好,后半輩子就完了。
陳蓉想到自己一輩子匆匆了了,靜丫頭的婚事定不能糊涂。
都城中的世家哥兒們,當屬薛巡為第一翹楚,不少府中有待嫁女兒的世家,都如狼似虎的盯著呢。
逛了一圈嘉哥兒回來了,還領著姐姐哥哥們一塊回來,他們幾兄妹關系極好,只有菊園那位姐兒不愛合群。本就不是一個性子的人,何必合群?
謝鳶把青哥兒召到身邊來圈著,又問起戚玉去大明寺可有什么意外之喜?戚玉笑著說沒有,只是見著不知哪位小姐在訓人,排面可大了。因有護衛守在左右,旁人不敢上前看熱鬧,她也只是路過瞟了幾眼。
“大明寺每日來來往往,燒香拜佛的人極多,閨閣女子當眾訓人確實不像話。既有護衛看守左右,定不是普通人家。”明姨娘分析的很對,戚玉瞧那位小姐穿的服飾華貴,便是連他們御史府都比不起的。
謝鳶又問到寺中一應事宜可還順利?戚玉一一如實回答,每一年都是如此,母親總會過問這些。
明姨娘把嘉哥兒抱在懷里,雙腿抖著哄他,還一面笑道:“夫人要是不放心大小姐出府,下次跟著一起去不就得了?”
謝鳶高興著睨她一眼:“其他事我可以跟著一起去,今兒這日子我卻不合適。行了,嘮叨了這么久,該回去了。”說完就起身,明姨娘不留她,抱著嘉哥兒一同送到院門外,看著他們離開后才回來。
小趙媽媽這才說出,方才抱著嘉哥兒出去散步時,見到了二小姐。那二小姐又不笑,只管黑沉著臉,像是欠了她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