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脾氣好,父母都還健康,家中就是普通百姓。不過丁鴻前年在一家酒樓里面辦事,跟著廚子學了一年廚藝,如今在淮安城周邊,經營著一家小飯館。雖然不是什么大買賣,但收入穩定,每月能存上些銀子,也還不錯。
竟是這樣!
戚玉繼續追問,你們從什么時候有聯系的?阿清見再隱瞞不了什么,索**代的一干二凈,從長公主病逝以后,丁鴻怕她在府里受其他丫鬟下人的欺負,所以時時都來看望,見著無恙方才安心。
聽阿清的描述,那丁鴻算是有情有義之人。
于是戚玉開始打算,該尋個日子給謝鳶說一下,將她安排出府去。盡管阿清資歷深會照顧人,已在她身邊待了那么久,總不好再耽擱人家。
看樣子這事是定了,春柔也為阿清高興,平日里沒見她抱怨過什么,可有時拿著丁鴻送來的小玩意兒走神,想來是極想有家室的。有了家室就等于是尋常百姓,不再是哪家府內的丫鬟,也不用再受誰的氣了。
阿清的賣身契在摘星閣那邊,謝鳶好說話,到時候送她出府還會拿些銀子做賀禮。她跟了戚玉那么多年,從小看著長大,多少有些不舍。戚玉想到將來沒有她在身邊,莫名感傷。
熱熱鬧鬧的氣氛被阿清即將離去的消息,給沖冷淡了。戚玉故意笑笑說說緩解氣氛,看著如花般的阿清站在面前,想象著她成親的模樣,心中一暖。嫁人生子,這是女子們必走的一條路。戚玉忽然想到,如果女子不嫁人不生子,又該如何?她日后的郎君,又會是哪一位男子?
梳洗完畢后,她把阿清春柔都叫下去歇息,不必守在外屋。玉溪園內規矩比其他院子要少些,也是戚玉脾氣好不在乎,換做戚靜姝,恨不得分配七八十個丫鬟服侍她。
第二天戚玉起得早,用過早飯以后去了永和堂。自謝鳶掌家以后,府中各院安排的很妥當,戚老夫人也清閑許多,總比從前隔幾日就受打擾好得多。
大小姐來了,王嬤嬤出來迎接,見到她急急忙忙的樣子以為發生了什么事情。一問才知,原是過來跟老夫人討論關于阿清出府的事情。
戚老夫人才起床,正喝著清粥呢,看到戚玉為一個丫鬟的事情這么積極,她略有意見。又想到阿清是跟**從公主府過來的,是府中老人,不好多做議論,于是問她:“玉丫頭想如何處理呢?”
戚玉看了看門外,阿清和春柔就守在外面,她們也能聽到屋子里的對話。
“祖母,昨兒晚孫女算了一下,阿清已有十九歲,這個年紀說嫁人已經算遲的了,耽擱她那么久,孫女不想再把她留在身邊。這么多年來,她忠心護主,事事維護孫女,所以孫女想自己決定她的親事。”
戚老夫人那雙狐貍似的眼睛轉向她,忽地笑了,放下碗筷,接過王嬤嬤遞來的手帕擦了擦嘴問:“一大早就跑過來,還說什么跟我討論?玉丫頭,祖母沒猜錯的話,你心中也有主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