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為算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知多少人抨擊她不懂廉恥,但李大喜卻似乎很興奮。甚至跟蔣婷約會了幾次,這才讓那些流言蜚語都被壓了下去。
然而讓蔣婷有些難受的是,幾次接觸下來,她可以肯定李大喜絕對是個優秀的人,但……李大喜并不是真的喜歡自己,而是覺得蔣婷來自平民階層,敢于打破傳統桎梏追求自身的幸福,這是他宣揚平等自由觀念的重大成果,是他國策的成功。
在李大喜看來,蔣婷這樣的人,就像是他的獎牌、獎杯!
好吧,當愛情上頭的時候,再干練的人也難免有點偏執。蔣婷覺得自己和李大喜畢竟之前都沒有感情基礎,如今能夠因為這些原因有牽絆,這也是好事,大不了以后慢慢培養嘛。
于是,約會繼續,李大喜發現這個姑娘的經歷伴隨了他的整個執政過程,就像是一個民國崛起的見證者,心里自然對蔣婷的感觀也越來越好。
就在整個國家都覺得兩人早晚領證的時候,一個意外出現了,鄧嬋玉!
作為一個投降過來的猛將,李大喜對于鄧嬋玉當然是非常重視的,最最重要的是,這鄧嬋玉是張奎送回來的,而張奎的意思本就有給李大喜和鄧嬋玉保媒拉纖的意思,這下子直接讓民國官場內部出現了一絲裂痕。
原本對于李大喜找誰無所謂的那些前商朝官員現在都轉而支持鄧嬋玉了,在他們的心里,蔣婷算什么,一個平民沾了當初玄黃玲瓏塔的光而有了點浩然氣罷了。但鄧嬋玉就不同,這算的上是封神時期的名將,又曾經同在天庭為臣,最關鍵的是,她代表了傳統的修士勢力。
而蔣婷身后自然也有不少的擁護者,尤其是那些從平民階層爬上來的官員,還有那些從玄黃書院中畢業的新近貴族。他們將這視為一場戰爭,就像之前一樣,一場舊貴族與新貴們的戰爭。
然后李大喜有點懵逼了,這都什么情況,自己好不容易將一個個毒瘤都干掉了,卻因為男女問題自己將領導班子給搞分裂了?關鍵是,這事不能用殺戮解決啊!
一開始李大喜想要低調解決,也不跟蔣婷約會了,也躲著鄧嬋玉走了,可他卻發現矛盾已經激發,哪有那么容易解決。
在議會上,兩邊的官員開始有意無意的互懟,也不管這提議是否對國家有益了,你提出的我就反對,誰說啥都不好使。
至此,李大喜明白了,這是修士和平民的階級矛盾激發了,婚姻問題不過是個導火索罷了!
這可咋整啊?
李大喜快要將頭發都薅禿了,然后蔣婷來找他了,準備放棄了,蔣婷以前大魄力跟李大喜告別,并勸告他盡快迎娶鄧嬋玉。至于理由,很簡單,現在新興的平民貴族實力還都差點,無法跟那些從封神時期就走過來的老將媲美,而那些修士如今都是軍中重臣,一旦跟他們有了嫌隙,不利于李大喜掌握兵權。
李大喜感動啊,這多好的姑娘啊!
不過沒多久,幾乎跟蔣婷前后腳的,鄧嬋玉也來了,表示對于成親這事其實沒什么興趣,不過是張奎夫婦的面子,她本人對于成親的問題根本不在意。何況,當初修士們來投靠李大喜也不是因為什么政治理念,不過是因為他是當初的紂王。其實他們并不在乎什么修士與凡人的階級矛盾。
就這樣,皮球又踢回給了李大喜,再然后,經過了三天的掙扎,李大喜選擇了蔣婷。
……
“嘶!岳母大人要嫁給李大喜了?這……我以后跟李大喜算什么關系?連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