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崎當天下午,就去水餃館,開了小馬開著的那輛昌河面包車,去了唐城量具。
他不讓小馬開車,是怕找那個小組長的時候,被他認出小馬來。
這些普通的老百姓,都有老婆孩子,也都是怕混混的。
他先按著孫繼超給他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那個被打的工人,從他手里,要了判決書過來,然后就拿著那份判決書,直接去找那個小組長了。
那小組長見是高崎找他,臉都黃了。
雖然這時候老摩托已經放了出來,可面對高崎這種大混混,他心里非常明白,老摩托是罩不住他的。
這世界上,其實混混才最怕混混。因為他們了解混混們平時用的各種手段,你玩不過人家,最好就是別跟人家玩,不然會吃不了兜著走。
那家伙聽明白高崎的意思,二話沒說,直接回家給高崎拿錢。
總共不到兩千塊錢,孫繼超跑了半年,一分錢沒要回來。高崎半下午的工夫,就把錢送到了挨打工人的手里。
有時候公平、正義和公理,正常的手段,當真就不如路見不平一聲吼。
高崎從唐城量具回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水餃館里,大家也都吃過了飯。
陶潔問他開車干什么去了?他沒有說,只是去了廚房,讓給他下一盤水餃吃。
高崎吃水餃的時候,孫繼超瞅著別人不注意,就悄悄過去問他:“成了?”
高崎看他一眼,吃著水餃,嘴里含糊不清說:“我高崎是誰呀?社會高哥!”便什么都不說了。
孫繼超站在高崎身邊好久,然后就默默地進里面炒菜的廚房,忙他的工作去了。
他站立的那段時間,到底心里在想什么,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吃過了飯,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高崎照例是陪著陶潔去服裝店那邊,和胡麗麗對賬。
賬目天天結,就是和胡麗麗再好,這個原則也要堅持,講不得情面。
這是婆婆告訴陶潔的。她干了一輩子商業,對這個道理很明白。
胡麗麗也希望這樣。賬目清,好弟兄。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的。
其實,過年之后,高崎又要弄個水餃分店,陶潔這個辦法,就有些笨了。
胡麗麗已經跟高崎建議,讓他招幾個收銀員,再弄個專業會計,采取財會單獨核算的辦法,成立個財務室。
這樣,各門店支出和收納一清二楚,陶潔就不用老是待在水餃館里,只管理會計和收銀員就行了。
高崎覺得,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就讓胡麗麗詳細給他講講。只有他弄明白了,才好去說服陶潔。
可胡麗麗不是會計出身,對這個也不是很明白,就建議他先去找個會計問問。
高崎認識的人里,還真沒有當會計的。那時候,專業的會計,也不會愿意到這種小店鋪里工作。一時找不著人,只好先把這事兒放下,忙開分店的事兒。
從服裝店出來,兩口子就照例是各自騎了車往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