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是這個樣子的。只是接觸西方新理念的時間早晚而已。這與政策和國家扶植方向有很大關系。
一層窗戶紙的事情,北方如果像南方一樣,可以早早接觸到西方的世界和理念,盡快轉換落后的管理機制,北方人也不會去經歷那個下崗的陣痛。
而且,國家的基礎工業,大多集中在北方,北方的技術工人更多。
如果不是存在這個先后的問題,同時接觸新理念,相信北方的發展,會遠遠快于南方。
進入二十一世紀,南方的風開始吹向北方,唐城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代。
當城市的觸角,延伸到電器開關廠的時候,開關廠早已經倒掉了,只留下了宿舍區。廠區則直接被用來做了商業土地開發。
胡麗麗的老公,原來就是開關廠的,因此,她會在那個宿舍區里住著。
高崎早上出門,就先給胡麗麗打了電話,讓她不要騎車去店里了,路滑。他過一會兒會開車去接她。
胡麗麗肯忠心耿耿地跟著高崎干,與他這個會關心人是分不開的。不僅僅是對胡麗麗,對別人高崎也是這個樣子。
他一個人,懂不了那么多的事情,做事業,就得靠胡麗麗這些有能力的人來幫著他。那么,他就得像關心家人和陶潔一樣,關心人家。
換位思考這個話,說說容易,沒有一定的年齡閱歷,是做不到這四個字的。高崎恰恰具備了這個年齡和閱歷,可以做到真正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了。
做到這個,這些有能力的人,才會真心實意地幫他。
聽高崎要來接她,胡麗麗和孫立海一樣,心里充滿了感動。
高崎不像其他老板一樣,只是嘴上噓寒問暖。他是嘴上不說,心里實際有你,用行動來告訴你,他是真的關心你。
要不是他們年齡差著**歲,胡麗麗都會覺得,高崎是對她有意思。
真要高崎對她有意思,她是會欣然接受的。
高崎并不知道,胡麗麗和她老公的關系,一直不好,最近更是到了危險的邊緣。
胡麗麗是個要強的女人,自己家里的事情,從來不會讓外人知道。
高崎開車到了胡麗麗家樓下,才打電話告訴她。他不會告訴她個到達的大體時間,那樣胡麗麗會早早下樓來等著他。
外面的雪已經徹底停了,天空也開始放晴。
這時候,是最冷的時候。胡麗麗早早下樓來,會被凍著。
這就是換位思考了。一般沒有閱歷的年輕人,是不會做到的。
對方問什么時候到達的時候,年輕人會告訴對方個差不多的時間。
高崎不會這樣做。他只告訴胡麗麗,在家里等著就行了,到了給她電話。
胡麗麗很快就從樓上下來了,拉開車門,坐在副駕駛位上,順口就對高崎說:“我坐公交很方便的,你不用過來接我。”
高崎開著車往前走,邊走邊說:“雪下這么厚,好多人都會選擇坐公交。剛才我過來,看到公交站上烏壓壓一片人,你一時半會兒坐不上,還是要站在那里挨凍。”
胡麗麗就說:“那你大老遠的跑過來,這么冷的天,不一樣也要挨凍啊?”
高崎回答她說:“車里有暖風,凍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