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白及時向指揮部通報:“一號穿越點位于肉山上方五十到一百米之間!”
段國宏:“收到,通知下去,注意觀察落點,及時修正方位!”
“是!”
東方白長出一口氣,這時直升機飛越兩個街區,忽然看到地面上一支車隊正在沿著大街高速駛離。
安仁善趕緊聯系下面的隊伍:“前方有大群恐龍出沒,請你們馬上轉向,請你們馬上轉向!”
車隊立即避入一條岔路,避開了瘋狂的獸群。
另外一條街上,一隊由八輛裝甲車組成的隊伍與獸群正面遭遇。
看著剛剛還空無一物的大街瞬間被奔涌的恐龍擠滿,指揮員眼睛都直了:“倒車,快倒車,自由開火!”
八輛裝甲車,六門小口徑速射炮一齊開火,炮彈與奔涌潮頭激烈碰撞,炸開一層層紛飛的血雨,被炮彈命中的恐龍無一不是喪命當場,轉眼撲倒在地。
然而倒地的恐龍馬上就被洶涌而來的獸群淹沒,就像一切都沒發生過一般。
指揮員倒抽一口涼氣,連機關炮都擋不住,這仗還特么怎么打?
車載機槍與機關炮同步射擊,但小口徑機槍對恐龍的打擊效果非常有限,基本可以無視。
位于炮塔頂部的高射機槍也沒閑著,但效果只能說勉勉強強。
連機關炮都擋不住的獸群,幾挺機槍不過是杯水車薪。
關鍵時刻,車隊中的兩輛自行高射炮放平炮管,八根炮管交替后錯,彈殼流水一樣涌出出炮塔,密集的炮彈猶如暴風般瘋狂掃過,炮口指向哪里,哪里的恐龍就像鐮刀下的麥子一般成片倒下,不過是喘口氣的工夫,蜂擁而至的恐龍死傷慘重,到處都是破碎的尸體和瀕死的慘叫,鮮血像小溪一樣流入下水道,強烈的血腥味兒籠罩幾條大街。
然而高射炮備彈不過三千余發,沒多一會兒就打光了所有炮彈,剛剛得到遏制的恐龍群再度涌上,八輛裝甲車落荒而逃。
脫離接觸還是幸運的,另一個方向的另一支裝甲車隊,遭遇恐龍群后全力開火,可沒開幾炮,另一群恐龍就堵死了他們的退路,直到打光彈藥,也沒能打開通道。
無法計數的恐龍一涌而上,撞得裝甲車左搖右晃,龐大的恐龍踏過車頂,踩得裝甲車猛然下沉。
車上這只腳剛走下去,另一只腳又踩上來,裝甲車上下左右晃個不停,沒幾下,懸掛就徹底完蛋。
好在裝甲車用料扎實質量過硬,車廂雖然有些變形,但整體依舊完好,車里的人受了不小的驚嚇,卻連一個受傷的都沒有。
目睹這一幕的東方白深深地感到,現役裝備根本不適合對付恐龍!
不是它們的威力不夠,而是在米國的影響下,大面積火力覆蓋早在幾十年前就被各大軍事強國拋棄,從那時開始,戰爭強調的就是精確、斬首和一擊必殺。
如今的武器裝備都是在這一理論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高度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恨不得將每一個士兵的位置,都納入指揮棒的精確調度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