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許多設計參考了空間站的設計思路,還提前制定了許多硬性規定,比如在深海基地中工作生活的人員,必須每天擦身一次,每三天必須洗澡一次,甚至把個人衛生作為考評的一部分,比軍隊的規定還要嚴格,堪稱苛刻。
這是因為基地里空間狹小,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一旦產生異味兒,空氣質量就會出現斷崖式的下降。
不要對某些人太樂觀,對于勤快的人來說,每天洗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是另外一些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寧可忍受雜亂和異味兒,也絕不收拾堪比豬窩的房間。
科學表明,哪怕是豬,都不喜歡住在豬窩里,某些人的節操可見一斑。
為了保證基地的正常運行,還是用制度把所有人都約束起來更好些。
空氣凈化?
呵呵,這東西肯定在設計之內,但很多時候,科技也不是萬能的,如果到處都是行走的生化武器,再好的凈化設備也只能是杯水車薪。
送進艙段的所有家具全部固定在地板上,所有用品全都打包安置在固定位置,所有門窗全都有鎖止裝置,總之就是艙段里的一切都可固定!
完成了這些雜務,是不是就可以出廠了呢?
答案當然是不,還有最重要的一步:把艙段的出口封死,送進特制的高壓水池,進行不低于四十八小時的高壓實驗。
為了達到最佳抗壓效果,就連封閉出口的水密門,都是外凸的半球形。
第一個艙段最倒霉,首先是模擬深度兩千米的水壓二十四小時,接下來以五十米為單位逐漸加壓,每個壓力至少保持一個小時,直到艙段破損為止。
然而超級合金和納米平臺的結合產生了質的變化,直到設備模擬出相當于水下七千四百米的水壓,首個艙段依舊沒有任何問題!
而這已經是模擬設備的極限,無法進行更高壓力的測試。
北都對測驗結果非常滿意,但又不滿足于這個數據。
開發新的模擬設備已經來不及了,不過沒關系,沒有設備還有大海,那里不需要一分錢的成本,是天然的最佳實驗場!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指揮中心一道命令,艙段立刻送上碼頭,由龍門吊送到等待已久的貨輪之下。
然后由貨輪送至東濱基地,直接扔到水里。
接到命令的鯤鵬號早就等在水下,艙段入水后,立刻被數以百計的觸須卷住。
但艙段真的太重了,拉著生物戰艦墜向水底。
倪曉菲趕緊向氣囊中充氣,增加浮力抵消艙段的重量,直到恢復平衡,才提著艙段緩緩駛向大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