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藍色的地球高掛天穹,仿佛沒有盡頭的荒原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
月球之外,一顆小小的衛星飛掠而過,高精度遙感設備將月面上的一切全部拍攝下來,第一時間傳回航天中心。
工作人員馬上把重點區域劃分出來,計算機和人工分析同時進行。
不久之后,一份來自航天中心的絕密文件送到指揮中心,由林學棟親自簽字開啟。
簡單瀏覽一遍,林學棟將文件交給鐵牙:“馬上發給鯤鵬號!”
接到文件的東方白不禁咋舌:“怎么這么多?”
那是一份詳實的登陸區俯視圖,標記了一百多個可能存在地洞的疑似位置,最近的七百多米,最遠的在十二公里之外。
倪曉菲十分疑惑:“哪兒來的?”
東方白指指頭頂:“衛星遙感!”
鵲橋名義上只是信號中繼衛星,可北都好不容易發射一次月球衛星,怎么可能只承擔通訊任務?
從一開始,鵲橋就被設計成多用途衛星,通訊模塊只占整個系統的一小部分,其他都是不為人知的實用功能。
遙感?小意思。
以往是沒注意過地洞的問題,如今特意拍攝分析,許多疑似點紛紛浮出水面,于是有了東方白手里這張地圖。
倪曉菲湊上來仔細一看,立馬吐了吐舌頭:“好大的工程!”
按計劃,他們倆必須把所有地洞全都走一遍,摸清楚其中的情況,再決定是否解除禁錮。
雖然圖上的未必都是真洞口,可只要有一半兒……不,只要有三分之一是地下空間的入口,這個工程量就絕不是他們倆可以完成。
更重要的是,他們倆不可能一直留在月球上!
從一開始,北都的登月方案就不是一次長期行動,按計劃,兩個人少則半月,多則十二天,肯定返回地面。
可是如今再看,光是把這些疑似地點走一遍,都不止半個月好吧?
艦上的儲備物資還算豐富,哪怕物資耗盡,戰艦本身也能提供給養。但是時間拖得越長,戰艦的消耗就越大,原本如何返回地球就很讓他們倆頭疼,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話說回來,恐人能在荒涼的月球背面建造這么大一座基地,肯定有完善的補給手段,等解除了時間禁錮,完全可以為戰艦提供必要的補給。
也只有這樣,鯤鵬號才有可能安全返回地球。
將所有疑似點重新編號,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域,再計劃好每一個區域的前進路線,東方白立即出發。
之前東方白抽了個時間,把擱在腹艙里的月球車組裝起來,這一回正好用上。
月球車體積不大,速度也不快,但半開放式車廂容積還不錯,東方白把氧氣瓶、電磁步槍什么的全都裝在里頭,算是給自己搞了個小型保障車。
離艦不過二十多秒,月球車駛出登陸區,裸露的月巖被褐色的沙塵覆蓋,許多地方可以看到明顯的覆蓋痕跡。
那是鯤鵬號降落掀起的沙塵。
兩分鐘后,月球車停在二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