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第二層減速傘張開,依舊是密布孔洞,但直徑比第一層小了很多,戰艦的速度進一步下降。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一層又一層,直到一張完整的,只有數個孔口的減速傘出現在鯤鵬號上方,總算把鯤鵬號的速度減到可承受范圍之內。
這個時候,鯤鵬號的下墜速度是每秒四十八米。
通常來說,傘兵的下降速度是每秒八米,按鯤鵬號的體型和質量,以這樣的速度摔在地上,不死也要半殘。
生物戰艦已經沒有更多減速傘,但它還有推進膛,眼瞅著戰艦就要一頭扎進水里,所有腔口突然噴出呼嘯的焰流,強勁地反推力托住鯤鵬號,每一個推進器都出現了深深地陷入艦體,以推進器為中心的戰艦表面,出現了快速擴散的水波樣波紋。
下墜速度迅速降至每秒十八米,短暫的托舉之后,推進腔口重新封閉,鯤鵬號重重砸在水面,濺起的浪花高達三百多米,面積是五一體育場的四倍多。
巨大的水花持續存在的時間長達數十秒,回落的海水如同一座超巨型瀑布,砸得四周波浪起伏,久久不曾平息。
回歸持續的時間不算長,不過鯤鵬號一直都是各國監控的重點,降落的整個過程,都被各國的衛星記錄下來。
鯤鵬號入水后沒再浮上水面,但各國位于海上的船只不約而同地趕往落水位置。
他們的目的不是生物戰艦,而是從鯤鵬號上剝離的減速傘!
對各國而言,鯤鵬號的生物組織是非常珍貴的實驗對象,別說是完整的張減速傘,就算只是巴掌大的一塊組織,都能讓各國欣喜若狂。
北都根本不參與這場爭奪,任由各國的船只爭搶。
開玩笑,生物戰艦是那么好研究的嗎?以人類現在的生物學水平,就是拿到完整的生物戰艦都沒辦法復制,何況只是部分身體組織?
水下的東方白和倪曉菲對此全不知情,入水之后,他們倆的第一反應都是長出一口氣,然后就是逃過一劫的傻樂。
鯤鵬號體表仍然密布焦黑皸裂,泡在海水里陣陣刺痛,擱一般人身上,早就疼得叫出聲來。
但是和墜落時的炙烤比起來,這點小疼小痛根本不是個事兒,這倆牲口一直跟鯤鵬號湊一堆,早就習慣了。
片刻之后,鯤鵬號的生物本能開始修復身體上的損傷,新的皮膚組織生成,體表焦黑的皮膚片片脫落。
外焦里嫩的皮層引來了大群海魚,它們圍繞著鯤鵬號瘋狂搶食,一些膽子大的,甚至直接湊到鯤鵬號身邊,吞咬還沒脫落的皮膚,沒多一會兒,生物戰艦煥然一新。
倪曉菲操縱鯤鵬號潛入深海,四周的光線逐漸黯淡,不久之后,鯤鵬號抵達深海一號基地。
沒有鯤鵬號的協助,北都根本沒法進行下一階段的工程,所以這里還是當初的模樣。
兩個人還看到一群正在猛結核礦床上的緩緩爬動的生物礦艦,它們雖然還沒長成,但已經可以發揮作用,小巧的車廂很快就裝滿猛結核,爬到指定地點堆放之后,立刻返回礦床繼續采集。
鯤鵬號并未停留,而是繼續潛入深海,四處捕食大王烏賊,補充戰艦的消耗。
走了一趟月球,鯤鵬號看似沒多大消耗,實際上大傷元氣,急需補充恢復。
快速恢復的方法不是沒有,最簡單最方便的,就是以戰艦的自身組織彌補消耗,等將來有條件,再給予足夠的食物,重新恢復目前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