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號的艦載機最大航程3500公里,最大作戰半徑可以達到一千五百以上,對于剛剛成立的歐羅巴聯合艦隊來說,無異于一針強心劑。
(數據來自網絡,均取最大值,是否真實請勿較真。)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阿非利家位于歐羅巴的家門口,就應該交給歐羅巴自己負責,北都完全沒必要管那么多。
不過,話真的不能這么說。
首先,軍方有能力控制國內的情況,幾次畸變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局面,之所以不斷退后,是因為畸變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才做出了放棄部分地區的決定。
這人軍方無力控制局面,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在這個前提之下,軍方完全有能力向盟軍提供一些幫助。
只從眼前來看,援外確實是個賠本買賣,但人不能只看眼前,還必須看到戰后的利益分配和話語權。
米國為什么是藍星警察?除了技術水平和經濟實力,二戰也是個極其重要的原因。
嗯,阿非利加的風云突變,對米國佬也是個極其重要的警示。
南米的自然環境比阿非利加好得多,而且恐人南米集群,在仍未結束的六次畸變中,拿出了極強的實力,給予米軍極大的打擊。
通過盟軍內部共享的資料,米軍已經深刻地意識到,南米的問題比想象中嚴重得多,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地步。
為此,米軍在早些時候一口氣抽調四個航母戰斗群,分別沿米洲東西兩岸一路南下,征討盤踞南米的恐人。
不得不說,米軍的底蘊遠比其他國家豐厚,除南下的四艘航母之外,另外還有四艘航母聚集在南北米之間,參與阻擊恐人軍團的軍事行動。
另外,還有三艘航母正在基地維護,如果有必要,隨時可以出航參戰。
除原有的現役航母之外,封存航母也都重新啟用,只不過解封不是人員上艦就可以立刻開赴戰場,而是要對航線進行全面的檢修,甚至還要進行必要的改進,再加上人員磨合,戰機上艦,沒幾個月別想重新形成戰斗力,最起碼,六次畸變是趕不上了。
有意思的是,米軍的主力艦載機,仍然是四代大黃蜂,而非五代肥電。
不管怎么說,各方都看到了米軍對南米的重視,所有人都希望米軍管好自家的后院,別讓南米的恐人變成全球的麻煩。
米軍也是這樣想的,所以除了明面上的航母戰斗群,還暗地里將幾艘戰略導彈核潛航調往南米方向,如有必要,必然果斷開火,以人類最強的戰爭音符,消滅南米的恐人。
十月初,在阿非利加上空盤旋了半個多月的鯤鵬號,終于接到了指揮中心發來的最新命令:任務結束,即刻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