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專門為支援地面研究的小型電磁炮,射程遠精度高,威力更是非同尋常。
當它們抵達一定高度時,自動改上升為懸浮,固定位置之后,按前方提供的數據分配目標調整射擊參數。
短暫的沉默之后,諸多飛艇同時開火,電磁炮彈出膛的同時,炮尾同樣噴出一股烈焰。
為能懸浮于天空之上,飛船必須盡量減輕自身的重量,結果就是艇身強度不足,無法承受電磁炮射擊時的后坐力,只要開上一炮,不等炮彈命中目標,飛艇倒先被后坐力震散了,當場墜毀沒商量。
所以,軍方將無后坐力炮的原理用在了電磁炮上,通過爆炸抵消后坐力。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飛船的安全,否則就成了真正的一炮死,還是敵人死不死不一定,飛艇準毀沒商量。
大批電磁炮彈好似從天而降的流星雨,重重砸在敵群之中。
這玩意可比重炮給力多了,當場炸飛一片機械恐龍,但凡和炮彈挨上一點,不是斷胳膊就是斷腿。
然而敵人壓根兒不在意自身的傷亡,它們絕不看那些倒下的同伴一眼,一心只知道沖鋒再沖鋒。
連續出現幾次傷亡之后,恐人也學乖了,不再保持密集隊形,而是拉開距離變成散兵線。
之前是小看了人類,如今恐人開始正視人類,形勢立刻出現了變化,大量機械恐龍沖破人類的火力封鎖,不管不顧地猛打猛沖。
與此同時,滿天亂躥的機械翼龍,找到了最后一個通訊氣球,張開大嘴狠狠一啄,好不容易恢復的通訊再次中斷。
突然失去前方的信息,飛艇部隊卻沒中止炮擊,而是充分利用通訊中斷前的數據,繼續向已知目標開火,先打不斷運動的敵軍集群,等把握不住敵人的位置時,再調轉炮口,轟擊連接白堊紀的穿越點。
機械恐龍可以跑,可穿越點開在哪兒就是哪,從沒聽說穿越點還能隨便移動。
剛剛涌出穿越點的機械恐龍頓時被車翻一群,甚至還有炮彈命中穿越點,當場將其摧毀。
敵人不是不想攔截電磁炮彈,可一來電磁炮彈都是實心鐵疙瘩,就算被光束命中,也不可能像炮彈那樣炸開;二來飛艇遠在畸變區外,飛艇可以靠前方提供的坐標開火,看不見敵人不假,可起碼知道敵人在哪兒。恐人卻是徹徹底底的不知道飛艇在什么地方,這讓恐人怎么反擊?
懟過那么多史前文明,恐人也不是吃素的,剛剛還滿天亂飛的半機械翼龍,忽然整整齊齊地直沖天空,沒多一會兒就沖出畸變區,奮力揮動翅膀,全力飛往炮彈來的方向。
不僅如此,幾個隱蔽的穿越點里,還冒出來一群半機械飛翼,它們避開所有的戰場悄悄起飛,順利脫離畸變區。
這個時候,飛在前面的翼龍,已經被防空部隊的雷達盯住,用防空導彈和激光炮車,給予翼龍最熱情的歡迎。
翼龍馬上分成兩波,一波主動迎向導彈,以身體為同伴擋刀,另一波繼續飛高,尋找炮彈的來源,而且很快就發現了目標,并以最快速度把目標信息送回去。
沒辦法,抵消后坐力產生的聲光效果太明顯,哪怕遠隔十幾公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