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實在想不出辦法,擴編的改造組只能放棄現有方案,將新計劃中的大部分項目劃掉,只留下最重要的部分。
比如彎月戰機的支持系統、艦內環境的維護系統、艦隊的指揮通訊系統、新的動力體系以及各種功能艙室。
簡單點說,除了必不可少的器官予以保留,其他可有可無的東西,不是徹底取消,就是壓縮到最低限度。
改造期間,鯤鵬號自身的組織縮減了三分之二,最嚴重的時候,全艦上下到處都是窟窿,看起來就像一條擱淺的、高度腐爛的大魚。
若生物戰艦有自主意識,必定會躲在墻角里,委屈的大哭一場——老子好不容易攢一身肉肉,這才幾天就讓你們禍害光了?
即使是這樣,生物戰艦仍然要用它自身的觸須,協助搬運各種物資,為改造自身保駕護航,最后,遍布全身的觸須還被改造組利用起來,用于固定臨時裝甲,還可以透過外裝甲的縫隙開火,彌補一下火力的不足。
多虧了倪曉菲對戰艦的高度掌控,同時也得益于生物戰艦的高度自主,才能完成如此復雜的改造。
改造完的鯤鵬號脫胎換骨,集戰艦、空天母艦于一身,堪稱地球在這個時空的最強戰力。
生物戰艦還沒完工,人員的選拔就已提上日程,按說徐飛這個指揮員應該坐鎮鯤鵬號,但考慮到孤峰基地的重要性,北都禁止老徐隨艦出發,只允許他遠程遙控。
周維銘則是北都任命的航空指揮員,他是空軍的資深飛行員,天空一號的首批成員,蒲季民的副手。
天空一號沉沒之后,蒲季民以身殉艦,逃生的艦員大多被北都派到鯤鵬號上,擔任新的職務,周維銘成為鯤鵬號上的首任航空指揮員,論職務,僅在倪曉菲之下,比東方白還要高那么一點。
木有辦法,不知情的,只會以為倪曉菲是戰艦的駕駛員,可有可無那種角色;知情的才會明白,她才是這艘戰艦的實際掌控者,只需要一個念頭,就能讓生物戰艦拋棄所有的外來設備,重新變成那個純粹的生物戰艦。
就連東方白都做不到這一點。
接到命令的時候,艦隊剛把一艘敵艦頂回去,參與圍攻的飛碟和彎月戰機立刻后退,防備敵艦的反擊。
但鯤鵬號并沒有馬上行動,而是耐心地等待。
掐著手指頭數了二十四秒后,穿越點中突然躥出幾道光束,好在躲避及時,沒有任何作戰單位傷損。
圍繞穿越點進行的攻防已經打了好幾輪,每一艘飛行器上的記錄設備,都把作戰過程詳細記錄下來。
一則,是戰后評定功過的證據,二來,是軍方的重要情報來源。
通過鯤鵬號的生物腦,東方白把每一輪攻防的細節都記得清清楚楚,結合其他參戰單位的記錄,得出一個還算準確的數據:從敵艦冒頭到把敵艦打回去,平均用時一分零四秒,最長一分三十秒。
敵艦再次出現的時間,在四十三到四十七秒之間,而且每一次向穿越點發起沖鋒的時候,都要先進行一次火力試探,驅逐靠近穿越點的人類飛行器。
在生物腦的輔助下,東方白的大腦飛速運轉:“這四十多秒,是我們可以利用的機會……唯一的機會!”
倪曉菲感應到他的想法,立刻予以回應:“沒時間了,就這么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