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大佬附和:“從技術上說,應該沒有困難,但是從實際需要上來講,確實沒這個必要,我建議先讓孤峰基地搞一搞這方面的研究,將來有需要的時候能拿出來就行了。我個人的意見,與其搞華而不實的軌道空降,不如搞一搞天基對地武器,這個更實用一點,在戰場上的應用也更廣泛。”
“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在做了。”林學棟說,“基本原則是發揚激光、開發粒子、保留電磁,全面模塊化,簡單點說,就是不同類型的武器盡量統一外形和各種接口,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快速更換。”
不用問也知道,這個也是月研組在做。
會后,相應的決議迅速傳達下去,各項工作迅速展開。
在此期間,還出了幾件小插曲。
殲54首次參戰的時候,還沒正式定型,連個正式的代號都沒有,直到不久前,軍方才為這款戰機取了個非常令人失望的代號:天劫!
這個代號確實非常符合殲54的定位,空天戰機嘛,從太空打擊地面,不是天劫又是什么?
但聽年輕人的耳朵里,總有那么點土到掉渣的意味。
很多網友失望地調侃:土鱉不土,戰斗力五,這是我軍的老傳統了,沒事沒事,習慣就好。
但老話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殲54除裝備自家部隊之外,還根據同盟協議,向毛方提供了兩架。
不是只有這兩架,而是目前的產量太低,暫時只能提供兩架,未來,殲54將成為毛軍的主力空天戰機。
木有辦法,毛子還沒實力研制空天戰機,北都是他們獲取空天戰機的唯一渠道。
當然了,放眼全球,北都也是唯一能夠提供空天戰機的國家。
經過一系列測試,毛子對殲54的性能贊不絕口,并且為它取了個毛方代號:天空騎士。
論威力,天劫肯定比天空騎士更強悍,可天劫過于直白,天空騎士卻帶著一些浪漫色彩,許多網友因而吐槽:為啥好聽的代號都是人家的?
糾結這種無聊的問題沒有任何意義,可就是有那么一小撮人,死揪著這點破事不放。
這還沒完,作為人類唯一的量產空天戰機,西方世界為殲54取了個根本不沾邊的代號:幽影!
論威力,比天空騎士降了好幾層,可就是有人覺得,幽影比前面兩個好聽得多。
順便說一句,經過參謀部門對作戰數據的反復分析加仔細推導,低空軌道逆向飛行并發起進攻的戰術,成為第一個官方認可的空天戰機進攻戰術,七次畸變也作為經典戰役寫入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