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只是理論時間,航天不是請客吃飯,有很多普通人想象不到的地方。
簡單點說,戰艦從月球到地球,相當于從高處跳下,離開月球之可以直飛地球。
而遠離地球相當于從低處往高處跳,必須繞著地球逐漸加速,實際飛起來,八個小時也未必能到地方。
月球就更不用說了,距離這么遠,只會更慢不會更快。
無論如何,人類的艦隊都不可能搶在穿越點成型之前趕到地頭,難道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穿越點逐漸成型?
林學棟不甘心:“導彈呢,導彈能飛到嗎?”
徐飛嘆氣:“導彈就是能飛到,又有什么用?”
林學棟語氣一滯,再也說不出話來。
是啊,剛剛的戰局他已經看到了,導彈就是飛過去了,摧毀了穿越點,敵人了不起重開一次就完了。
人類的導彈就那么多,哪怕不考慮能不能及時飛過去的問題,也不可能一直用導彈封鎖穿越點。
沉默片刻,林學棟再次開口,聲音已經變得低沉沙啞:“總不能就這么一直看著吧?”
徐飛毫不猶豫地回復:“我準備開啟戰役的第二階段,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辦法。”
“那就準備吧。”林學棟的眼里閃著名叫決心的光。
所謂的第二階段,就是犧牲聯合艦隊,將敵軍引向月球,為主力創造殲滅敵軍的有利條件。
如果只是犧牲聯合艦隊,任何一位合格的大佬都不會猶豫,但這個計劃最讓人揪心的部分,就是艦隊一旦撤向月球,地球就會變成一顆不設防的行星。
如果敵人第一時間發起追擊,暫時不顧地球還好辦,可敵人根本不管撤走的殘兵敗將,一門心思摧毀地球該怎么辦?或者是一多半追擊聯合艦隊,其余的戰艦轟炸地球該怎么辦?
不管從什么樣的角度來看,這都是一個極度瘋狂的計劃,一個搞不好,就是地球徹底毀滅的下場,可這是人類僅有的、有可能消滅敵軍的作戰方案,不這樣做,還能怎么干?
北都時間凌晨兩點零四分,孤峰號首次發現高空穿越點,又一次拉響戰斗警報。
北都時間三點一十四分,第一個高空穿越點成型,敵艦開始進入穿越點。
在此后的二十多分鐘里,六個高空穿越點依次成型,至三點三十七分,最后一個高空穿越點成型。
三點五十一分,經過長達三十七分鐘的苦苦掙扎,第一艘來自白堊紀的尖頭戰艦終于通過穿越點,出現在現代人類的眼前。
這是一種整體呈圓柱型,三面滾圓,底部略有些平坦的戰艦,只看直徑和艦體外型就知道,這玩意根本不是尖頭人的制式戰艦,而是專門為通過穿越點而設計。
成功通過穿越點的敵艦并沒有離開,而是守在那里,等待友軍抵達。
四時許,六艘敵艦成功抵達現代。
然而這并不是結束,更多敵艦仍在努力通過穿越點。
不知道為什么,看著敵艦艱難地通過穿越點,徐飛忽然想到了兩個字:“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