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的街道是狹窄又擁擠的。
曾經的打漁人扛著裝魚的擔子從海灘一步步趿拉著膠鞋走過坡道,在一些巷子里還保留著石塊鋪的地面,粗糙的石質坑坑洼洼,常年有水漬積存著,細細的青苔在陰涼的角落生長。
在舊魚市周圍的一些小道,墻壁上留著許多焦黃騷臭的尿痕,居然也沒人管管,實在是事不關己。
這里的人懶散又真實,其實也是因為缺乏旅游資源而無力掙扎,建立不起景區,就只好發展發展農家樂。來這里的感覺就像是和一個居家氣質的海邊女人約會。
唯一算得上景點的也就是一處白沙海灘,但其實也沒多大的看頭。
這里的海是灰沉沉的,也不知是因為污染還是氣候的關系,沒有想象中的藍天白沙碧海。一定拿這里的海去和天比較,就是陰天了。
這兩天放晴,天那么藍,海卻還是死沉沉的懶散模樣,海天一線的景色也十分拉跨。陶子成對著這樣的海面直撅嘴。
邊寧說,想要拍出好的效果,有設備也是不夠的,還需要理論知識和個人審美。拍旅行錄像,假如沒什么景色好拍的,就拍些簡單日常也不錯。
海清這樣的小地方也有一個電視臺,三個人的電視臺,一個中年謝頂的胖乎乎臺長,兩位婦女,年輕的還是大學畢業不久,年紀大些的是個單身媽媽。
每天都能看到電視臺的電動三輪子上街,從街道這頭,嘀嘀嘀,到那頭,有時候還在街口停下來,三人排演節目,或者給鎮子上一些小商品、餐館、中醫館子打廣告。幾乎是什么都做的,連搬家和通下水道都兼職。
陶子成想著要跟拍他們,但被笑著拒絕了。三人里面最能干,最頂事的是麥太太,也就是那個帶小孩的單身媽媽,丈夫是早年死了的,至于怎么死的,那就不知道了,麥太太也不會特意去說。
她是個多年的內容創作者,憑借在網絡上不高不低的人氣,賺些錢來補貼家用,她倒是很熱情地指導陶子成如何進行視頻的拍攝,還指導她去下載盜版的視頻剪輯軟件。
“啊呀,不要覺得不好意思,這種東西,大家都在用盜版軟件的嘛,你也不想想,正版的那些軟件,一個月要幾千塊吶,哪來那么多的錢去買呢。”
“但這樣會被告上法庭的吧?”
“嗨呀,沒事的,只要你流量不高,人家公司也不會特意來管你,你就放一百個心。等你的賬號做大做強了,還會有公司主動來簽你呢。”
“真的嗎?”陶子成當然是心動了,她是聽到和公司簽合同才心動的。平日里邊寧常說,自己以后的路子就是去公司上班云云,陶子成一直記在心里,念念不忘,總想著以后能和他當個同事什么的,兩個人在一塊兒,都是有公司合同的,聽起來就格外般配不是?
“那當然啦,我就想哪天能有個傳媒公司能看上我,到時候就發達啦。你想拍什么東西都能拍,而且都有推送的,流量那是一天翻一番,兩天翻四番,三天四天五天六天,吶,你看,是不是就能源源不斷的,坐在家里都能數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