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新學期,邊寧都快忘了這個暑假能有多長了。發生的事情太多,可他似乎沒留下什么回憶,夏天果然是沒有記憶的。
早前,學習小組的四個人說好要拍一部微電影,四個人都是演員,同時陶子成負責攝像和后期,邊寧負責場地和道具,林言負責劇本臺詞,張單立負責燈光布景。沒有投資人,沒有導演,他們自己邊學邊練。
最累的其實是林言,她要兼顧學業和課余的這些活動,她并不在乎邊寧的所謂偉大理想,就像小組的其他人一樣,之所以樂意陪他胡鬧,無非是出于友情。就像邊寧會幫她爭取校隊的后勤實習一樣,偉大友誼嘛。
說到偉大友誼,邊寧一直想和陶子成同學敦偉大友誼的,只不過事到如今,友誼已經變質成了酸腐味,不是說邊寧就因此覺得受到了什么侮辱,他只是不習慣。桃子同學當然很好,她對邊寧的感情是不加掩飾的,單純又天然,就仿佛今后無數個日子都應該這樣度過。
不過邊寧有些累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既這樣又那樣,這樣變得不是這樣,那樣變得不像那樣。
他可不是說自己要變成渣男呀,他只是想降降溫。
聯邦中洲一直以來的文化傳統就是,女性依附男性,雖然近現代有許多次女性意識覺醒的運動,但隨著局勢和平和個人主義的興起,平權又變成了資本的惡劣玩笑,只在需要為某件商品營銷的時候被提起。
就這么來說吧,邊寧覺得陶子成有些幼稚,她根本沒有樹立起完整的人生價值觀,在兩性關系上表現出十分的忍讓和被動。
如果邊寧是一個傳統的男人,或者有男子主義的傾向,那么他一定會很滿意這種關系的。
但他畢竟不是,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會是。
所以說要偉大友誼,就得兩個獨立的靈魂。
林言把劇本的終稿遞交過來。總共也就十來分鐘的微電影,講的是一個年輕人(這里模糊性別,為了防止被攻擊是性別歧視)因為沉迷時尚潮流,花光積蓄,被騙借高利貸,然后被黑幫賣給演藝公司出道當了偶像,他被演藝生涯的紙醉金迷深深吸引,完全無視了經紀公司和黑幫壓榨他的事實,只要能過上光鮮亮麗的生活,他愿意付出一切。直到他被極端粉絲潑酸毀容,一夕之間被踢出公司,母親散盡家財為他治療,在醫院里他依舊沒有悔悟,出院后再次找上黑幫,但這次卻是被毆打致死。
邊寧飾演主角,張單立飾演黑幫頭頭,陶子成是潑酸的粉絲和主角的母親,林言飾演黑心經紀人。
還需要一些龍套群演,可以用電腦特效合成,不過他們買不起制作軟件。正好周圍有同學們,這都是壯勞力呀,有困難就解決困難,請這些群演也就是花幾頓飯錢,比買特效軟件的使用權便宜多了。
于是乎,拍微電影這件事居然就成了班級的一次集體活動。
班主任齊小波是很支持的,自己出錢給這個劇組提供了一筆經費。
校長找他談話,“小齊啊,你看我對你也不賴吧,當初找工作也是我一手把你拉進來的,去年評職稱我也第一個想到你,雖然最后你沒評上,但你怎么就想著害我呢?”
“報告校長,我沒想害你呢,我就是你手下的狗腿子,狗腿子怎么會害你呢?”齊小波說這話的時候帶著痞氣。
“狗腿子放的狗屁!你說說,攛掇學生不去讀書,還要拍什么電影?來來來你過來。”校長把齊小波拉到窗戶前面,指著操場上的景象。
操場上立起來個小舞臺,偶戲師模樣的邊寧在臺上跳舞,臺子下面藏著幾個學生用化學實驗室偷來干冰制造霧氣,再用吹風機噴上去營造舞臺效果。一群學生圍著鼓掌歡呼,揮舞應援牌和熒光棒,包括一幫學體育的,他們本來是在訓練,臨時被拉壯丁了,石小川就在里面,一張黑臉因為激動漲得通紅,就憑這份敬業精神起碼得在盒飯里加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