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錘的拳面上焊幾根短鋼筋,這樣能提供一些刺擊傷害,邊寧能做的也就是這樣了。
劉香鈴說是要負責設計,可這樣一個初中小孩能做的還是很有限,她的腦子里的確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缺乏機械理論的基礎知識,很難將之變現,她所設想的各種虛空科技暫時也沒多少用武之地。
林言全程參與了這具比賽義體的制作,熟悉了其各個部件的功能和結構,對維修一事更有信心了些。到時候比賽方會提供基礎的維修工具,林言帶齊了零件,只要動力核心不損壞,就足夠再拼一臺一模一樣的。
等各項準備工作完成,時間已經來到比賽前一周,邊寧和林言坐著劉芳嗣的大皮卡前往凈州市,而張單立則是跟著公司的車子去的,他有專業團隊負責后勤,不像邊寧這邊的困難。
兩人的比賽時間錯開,頭兩天邊寧這邊還有空閑去給張單立加油,凈州市是他的第二故鄉,但是邊寧還得小心躲著爸媽,以至于去看張單立的比賽時候也是偷偷摸摸。
等張單立的比賽結束,馬上就該邊寧的賽事。這次張單立是得了亞軍,很不錯的名次,不過邊寧看出他心神不定,沒發揮出全部的實力。
這兩天邊寧放松下來,比賽安排在下午六點,他提前一天報道,給所有幫助他的同學和朋友、老師發去消息,他們也都祝邊寧大獲全勝。
賽場的確是地下的,是老城區廢棄地鐵隧道的一個中轉站,改造地很不錯,可以容納兩千人觀看比賽,燈光也充足,安保齊全,甚至還有一條小吃街,沿隧道開設,只不過攤主都是自動售貨機。
總共有九個擂臺,今晚是初賽,要進行兩輪比賽,從八十個選手里挑出二十個參與復賽,剩下六十人參與淘汰賽。
邊寧的號碼是十四號,晚八點上場,對手是六十四號,使用義體是輕量級的,高兩米三,重兩噸,原型應該是開拓者系列的義體,裝甲加強,武器是盾斧,綠色迷彩涂裝,背后印著選手個人圖標和贊助商的徽記。戰績不詳,但應該不是一個新手。
說實話,邊寧本來以為這種黑賽會更加隱秘一些,比如觀眾和選手都一身黑色罩衫,戴著面具什么的,沒想到其實和正規比賽區別并不很大,場地也比較開闊,來看比賽的多有互相認識的人。當然,賭局是有的,那個就比較**了,電子投注,就和銀行提款機差不多,有一個個隔音單間。
選手和團隊人員不準投注,這倒是讓邊寧有些遺憾的,這次來的就他和林言兩個人,觀眾席上的熟人倒也有,就是黛山老師,她小小地投了一萬塊在邊寧身上,賠率1比2,算是還可以啦。
不管怎么說,一個月的努力要在今天見成果了,邊寧躺在松軟的靠椅上,戴上通感儀,背后高大的前進者系列改造義體緩緩亮起雙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