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言說,“聊點不一樣的,我小時候也這么憨。”
邊寧愣了一下,他輕聲說,“我的過去沒有什么特別,我只記得,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是祖母接我放學,在回家的路上,她牽著我的手,我和她說自己在學校里發生的事情。”
“真好。”
“是的,那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我再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別難過,你還有你的父母。”
“是,我還有我的父母要贍養,正因如此,我學著適應這個世界。哪怕它常常并不如我的意愿。”
“世上不如意者,十有**嘛。”
“可我要的很少,我想要的無非是安心學習,安心工作,賺錢養家,娶妻生子,這過分嗎?如果這都過分,人生還有什么指望?那些人把最簡單的幸福都從我們身邊奪走了。他們一句話就能決定你的未來,我不允許這個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壓迫。”
邊寧說起這個,就情緒低落,前不久,他試圖去找那主管報一箭之仇,當然是找他的本體,然而主管本體遠在外地,他拿著機械心臟追到市郊就停了腳步。
分身是很好,可要長時間趕路對邊寧的精神和意志是一個挑戰,上一次遠行是去見烏派的領袖,那次花了十天,邊寧日夜都維持著分身,以至于表現地極嗜睡,讓同學老師都有些擔憂了。
當然,那次是很值得的,烏派領袖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確然是鋼鐵一樣的巨人。聽說最近領袖在寫書,屆時邊寧一定要一睹為快的。
那些站在時代頂峰的人,看到未來的走向,也明白社會現狀的根源,邊寧能從同志們身上獲得理論知識,應該說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是同等重要的。
林言最近也在讀書,歷史人文社科,都是邊寧從同志那里得來的真正有指導意義的書籍,隨著他們的不斷學習,慢慢會成長為可靠的伙伴和自由斗士。
邊寧對遠大理想的信心意志都是建立在生命中微小美好的事物上的,他明白那些帶來幸福的時刻,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有權享受這樣的幸福。應該說,邊寧不是出于仇恨才選擇這條道路的,而是出于人類的同理心。
話說到這兒,差不多也歪題了,邊寧和林言信口聊了幾句,便起身往酒店趕。到地方的時候,這會兒已經將近子夜,張單立卻沒睡呢,他急沖沖過來,嘴里說著,“怎么這么晚?贏了嗎?”
“當然贏了。”邊寧點點頭。
張單立大松一口氣,“這樣就好,你渴不渴?洗個澡早點睡吧,多休息。”
林言搖搖頭,“你倒是關心同桌,卻不和我打招呼?”
“班長也幸苦了,給你拿瓶水啊。”張單立興頭有些高昂,毛手毛腳,膝蓋還磕在茶幾上,發出嘭的一聲響。
“小心點你可!”
“沒事。”
邊寧心里清楚,張單立還是在良心不安,所以他打算兩個人私下好好談談。
“你是不是覺得對不起我?”
“對。有點。”
“沒必要。”
“是沒必要,但我就是老是要去想。你比我厲害,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