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掌柜又道:“那些姑娘太會玩了,入門費也好,這樣有格調,也不用什么人都能進去,那些苦哈哈憑什么享受這些?我們畢竟和他們不一樣!”
幾個掌柜被說的一愣一愣的,心里都有些發癢起來了。
這種情景不止這里發生,好多去過青雉樓的,體驗過那些屬于現代才會出現的玩法,這些個古代人全都沉迷了,自然呼朋引伴。
青雉樓的變化無聲無息的在那些有錢人之間流傳了起來。
同樣。
兩首詩突然在長林坊流傳開來。
長林坊的很多文人騷客都知道了這兩首詩,然后慢慢的整個青城的讀書人之間都知道了兩首詩。
青城書院之中,一群才子相聚,意氣風發。
一個才子正在念詩:“今日在外聽到一首佳作,真是令人感嘆,讀給諸位聽:‘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聽聞這是一位才女所著,不知各位可知?”
另外一個才子也道:“我也聽說了一首:‘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肯定也是一位才女,詩意讓人欽佩,聞這詩意才氣才配我等才子,就算是萬兩銀子求得為妻,我也愿意。”
又有才子道:“也不知道是何等才女能做出這等佳作,那些自稱才女的大家閨秀所作,比起這兩首就是云泥之別。”
這時,突然有一位才子道:“諸位同窗,我倒是知道,這兩首詩是同一女子所做,對方是長林坊青雉樓的花魁師師小姐。”
“不過對方是一位清倌人,小弟聽聞這個消息,去過一次都不得見這一位花魁的師師小姐的真容。”
“不過,在那青雉樓卻也玩的開心……”
說著,這位才子卻露出了一股有些邪惡的笑意。
可這話也讓那些才子雙眼有些亮。
青城竟然也有清倌人了?還是一位才氣如此之高的花魁?
關鍵對方是清倌人,那如果他們被這位才女看上,是不是都可能有機會一親芳澤?
李陽如果見到這些才子的表情,自然會流出理所當然的表情。
這可是他前世流傳最盛的青樓才女之詩,這詩引得無數詩人以詩評詩,恨不得生于同一時代,一睹芳容。
青雉樓里,很快就多了一些才子。
很快,青城的文人騷客之間都聽聞了這兩首詩,知道了這花魁師師的名聲。
而且,一件事更是突然宣傳開來,一位外來富商愿出十萬兩博得花魁師師一晚入幕的機會,還愿意替師師小姐贖身,可卻被這位師師小姐拒絕。
之后就傳出師師小姐的原話,比起十萬兩黃白之物,師師小姐更喜志趣相投、才華橫溢的有緣人,不為錢財折腰。
這自然是李陽的炒作。
這一下就把格調拉的滿滿的人。
甚至那些文人騷客之間對這青樓的師師小姐有了高潔、風塵奇女子之類的評估。
自然,這也將青雉樓格調拉滿,越來越多有身份的人喜歡來這里。
然后這些人會發現這青雉樓城會玩,最后一擲千金。
可這一切都不為人知。
外人只能看的到泰陽酒樓免費送錢和青雉樓推掉生意的蠢貨行為。
啟水坊。
林虎閉門思過,可卻一直讓人盯著長林坊和李陽,想要等報仇的機會。
他自然是很快知道了這事。
接到手下的匯報,林虎就人冷嘲熱諷了起來:“這李陽自尋死路,之前不收小販的錢,最多讓他手下不滿,現在竟然敢在幫派的生意上亂來,交不上月錢,他死定了,到時候看看歷天堂主會不會放過他。”
同樣的,在歷天閉關之后,負責盯著李陽的趙科也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一個人匯報:“趙老大,現在長林坊的人都擠破頭去泰陽酒樓占便宜了,青雉樓的生意也可能要不行了。”
“那完全是在趕客人,我想進去青雉樓打探消息,不給入門費還不讓進,甚至我都表明了聚義幫幫眾的身份,還是不讓進。”
“現在青雉樓的大部分客人都跑去林坊飛鵬幫的青樓了。”
聽到這話,趙科冷冷的道:“真是這樣,這李陽就是自己在作死,一個月時間一到,堂主不會饒了他。”
……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票,感謝讀者大大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