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有一天,張立想到了一個他從未認真考慮過的問題——何為行星。
在他的故鄉,對于行星的定義有諸多限制,譬如必須圍繞恒星旋轉、質量必須足夠大、還必須能夠掃清軌道區域等等……
按照地球的標準來說,這些規定都十分合理,因為宇宙環境就是那個樣子。
但這兒可不是什么科學宇宙!這兒的外空間可不像科學宇宙那么單調,而是充斥著魔力和一些其他的東西,譬如奧能、邪能、四大元素……而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只能被動遵守宇宙法則的無機物聚合體。
——我可是星靈呀!為啥非要圍繞著太陽轉呢?這些年自己干的事兒,是不是太無視資源,太沒有想象力了?
太陽對于星球上的生物而言,是一種取之不盡的能源,在地球上,這種能源的地位是唯一的,至少以21世紀的人類知識,還找不到能夠完全替代太陽能的另一種能量源。
但在這個世界,這個理論恐怕要被推翻了——對于星靈而言,無時無刻不在吸收魔力,以至于魔力完全可以替代陽光的地位,自下而上對星球表面的生命進行能量供給。
假如按照這個思路進行文明培育,就不會受到必須繞著星球軌道進行公轉的限制!
張立想起了曜晶裝置,這種以曜晶作為核心制造的機械裝置,能量利用率極高,使得曜晶損耗率非常之低,地位不亞于核能,然而比起核能來,這種能源又十分清潔,并不存在什么輻射污染。
他完全可以通過星辰意志,將自身吸收的魔力進行礦物轉化,形成取之不盡的曜晶,擁有了取之不盡的能源,不就有了一邊星際旅行,一邊培育生命的資本了嗎?
張立繼續壓榨著自己的腦洞。
也許,這樣還不夠……
雖然齊立夫早在上億年前,就給自己指了條明路,但也許,他說的辦法,并不是星靈唯一可以走的路線。
張立感受著那些如神經般的星脈,這些由主脈分出支脈的模式,像極了人體中的血管,而其中流淌的魔力,又可以視之為血液,負責將能量運往星球內部的每個地方。
既然他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把星球停下來,那么也定然可以將星球作為星靈體修成之前的軀體使用……那么,應該如何去做呢?
對了!生物化!
張立一拍腦袋,自己完全可以想辦法將星球生物化!因為有奧能——這種可以進行程序編寫的神秘能量存在。
舉個例子,在地球上,生物的細胞活動的指揮塔是DNA,也就是脫氧核苷酸,這種物質每個細胞中都有,負責儲存遺傳信息,并領導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轉。
而從更為細微的層面來說,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譬如生命活動所必須的糖、蛋白質、脂肪、DNA、肌肉組織都是由碳原子作為基礎而形成的。
碳原子的還原性和氧化性相當,說白了就是比較平和,可以與其他元素和平相處,再者,碳基分子的活性也是十分不錯的,保證了化學反應能夠及時進行,以應對各種環境的變化,所以才如此難以替代。
那在這個宇宙中,為什么不可以用奧能替代碳的作用,形成以奧能為基材的遺傳基因,制造適應性更強的特殊生物呢?
奧能可是一種完全秩序的力量,可謂是萬物的本源之一,由其他元素融合而成的任何物質,都可以與其搭建完美的鏈接,這就是為何會產生魔法……這不是比碳元素好用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