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歷59年(以方舟飛出阿納隆絲時作為元年),也就是初號機首次試驗后的第三年。
方舟抵達了金烏5。
遙望這顆藍色的氣態巨星,張立沒有半點登陸的打算。
它太大了,甚至比木星還大上許多,若貿然靠近的話,強大的重力很有可能會將方舟撕成碎片。
所以,對于這顆行星,張立的探索重點放在了,環繞它運行的上百顆衛星上。
這些衛星有大有小,形狀迥異。
金烏5離恒星很遠,按說這些衛星應該寒冷如冰,沉寂如雪才對。
但事實上,有許多衛星,都在金烏5強大的重力撕扯下,進行著洶涌的地殼活動。
其中那顆體積達到阿納隆絲一半的衛星,通體被堅冰覆蓋。
張立目睹過其上冰火山的噴發,潔白的冰晶撕破星球表層,噴射到宇宙空間里,遠遠看去,就像是正在衛星上盛開的一朵白色百何花。
宇宙歷61年,對于衛星的掃描結束了。
結果有些令人喜憂參半。
憂的是,沒有偵測到任何生物反應,亦沒有古代文明存在過的遺跡。
喜的是,在一顆衛星的地表下,探測到了儲量驚人的曜晶。
張立很疑惑這些曜晶是怎么形成的,他猜測,也許是在數億年前,一顆富含曜晶的隕石撞擊了這顆衛星,與之合二為一。
不過起因并不是他關注的重點,怎么把這些曜晶弄出來,才是現在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魔曜機甲還未達到量產的程度,無法進行深空挖掘。
直接催生能夠在衛星上工作的蟲族‘挖掘者’呢——倒可以考慮……
曜晶礦可是富含四大基本元素的礦物,而這些基本元素又能夠轉化為自然能量,被血肉所吸收,進行生長發育之用。
也就是說,培育蟲卵時所消耗的魔力成本,完全可以通過衛星上的曜晶礦給補回來。
既然如此,那么就愉悅的決定了!
第一腔室的**建筑,在沉眠了60多年后,開始了全力運行。
大量卵莢被空投到這顆衛星的表面,步入了適應性進化的流程。
到了宇宙歷68年,有兩種適合進行采掘作業的蟲子完成了進化。
第一種蟲子,叫做挖掘者。
咋一看,它們和管理者長得有點相似,但顎部更加發達,可以輕松掘開土壤,并切割土壤下的礦物,儲存在圓滾滾的腹部中。
它們也能夠在低重力環境下,使用雙翼進行飛翔,只是飛翔的距離較短,遠遠不足以支撐它們返回方舟。
于是,第二種蟲子就承擔起了搬運的任務。
這種蟲子叫做礦母蟲,它們的長相看起來就像是河豚一般,十分龐大,可以輕松容納數千噸的礦石。
礦母蟲體表還生長著生化引擎,推力有限,卻使它們具備了宇宙航行的能力。
在兩種蟲子的協同之下,對于曜晶礦的開采全面開啟了。
挖掘者挖掘礦物,像是覓食的蜜蜂那般,將小顆礦石搬運至礦母蟲體內,填滿之后,礦母蟲再將礦物運回方舟。
通過5年的挖掘,第二腔室被曜晶礦完全塞滿,就連瀛洲島所處的第八腔室,也越發擁擠了起來。
宇宙歷81年,開采結束了。
衛星淺層的曜晶礦被挖掘殆盡,深層礦物張立就不打算繼續挖掘了,一是太過費力,二來,方舟也沒有多余的空間儲存更多的礦物。
不管怎么說,張立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感覺。
如此儲量的曜晶礦,足以令方舟生長出一顆小型的武裝衛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