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歷136年,通過數代矮人的努力,魔曜機甲終于具備了量產的條件。
第一代量產機,是名為“啟明”的人形機體。
頂高18米,魔力儲量二萬七千,純機械控制的駕駛艙安裝在機體的胸口;腕部、足部、背部均裝有推進裝置,以提供全方位靈活的推力。
武器系統配置為60mm頭部火神炮,晶化奧能軍刀兩把,一面特制盾牌,一把壓縮魔力噴射獵槍。
工廠就建在鍛鋼城北郊,每隔半年,就能造出來一臺啟明機來。
不過,由于赤須合金的提煉技術還未成熟的緣故,需要損耗大量礦藏才能合成少量合金。
導致方舟的資源用盡,也只夠生產出80臺這樣的機體。
好在金烏5和金烏6之間,存在一圈密集的小行星帶。
疑似有顆行星,曾在軌道上運行過,卻被未知的災厄撕碎,留下了難以計數的小行星。
方舟對航線進行了修正,將在這里稍作停留,挖掘小行星中蘊藏的礦物,對日漸匱乏的方舟礦藏進行補給。
然而這里還有個問題。
機體倒是有了,適格的駕駛員卻成了稀有之物。
辛巴、阿姆、布卡早就在時間的長河中逝去了。
如今的獸人部落分裂成了三個,總人口達到了數千。
除了雙胞胎兄弟的幾名后嗣之外,擅長駕駛的獸人真是一個都找不出來。
這些粗野的綠皮在機械操作上實在沒什么天賦,他們更擅長給自身套上嗜血術之類的強化魔法,用手中的大斧與敵人近身搏殺。
假如有一天,需要登陸其他行星表面,進行正面戰斗話,獸人倒是不錯的戰士。
矮人在駕駛方面更不堪大用,且不說他們的能力如何,光是醉駕一條,就注定他們絕不能碰魔曜機甲。
腹中一杯酒,親人兩行淚。
……精密操作……空間能力……迅捷反應……
張立嘆了口氣,似乎最適合產出駕駛員的種族,只剩下精靈,或是人類了。
對于精靈和人類,張立是又愛又恨。
他們都很聰明,多才多藝,創造力也在阿納隆絲各族間名列前茅。
然而缺陷也很明顯……
容易失控,自私自利,意志力不強,沉迷權力與金錢。
這也是張立遲遲沒有投放人類與精靈的原因。
縱觀阿納隆絲的歷史,搞事情的是這幫家伙,拯救世界的,還是這幫家伙。
張立實在不想從瀛洲人中挑選駕駛員。
這些古老的元素生物是他的底蘊,不應該作為消耗品,死在可能發生的星際戰爭中。
思來想去,張立做出了決定
他對第七腔室的地貌進行了大范圍調整。
將富饒的土地、豐富的礦產都集中在了大陸中部。
而在大陸的東南西北四個角點,同時投放了四支文明。
并用連綿的山脈將他們完全隔離開來。
在進入古典時代之前,四支文明將會獨立發展出特有的文化和信仰。
等到他們在大陸中部遭遇之時,由于文化、語言、信仰的不同,為了獨占豐饒之地,必將展開激烈的戰爭。
張立不介意暗地激化他們之間的矛盾。
并在一方衰弱之時,以神的姿態對其進行慷慨的扶持,令任何一方都不至于滅亡,也令任何一方都難以在中部站穩腳步。
唯有戰爭,才是最好的平衡之法……
宇宙歷140年,人類和精靈的投放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