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峰在沙灘上散步了會,馬尾藻已經消失了,沙灘也恢復了當初的模樣。
白色的細沙在月光的照耀下,看起來還挺亮的,就是要把這片海域打造成現實世界的大海,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李青峰也不著急。
慢慢來吧,等這些小管爆發了,自己可就發達了,今天他在碼頭問了,小管一斤的價格差不多五十元這樣。
要是裝滿整個儲物箱,一箱就是上萬元啊!
想到這,李青峰頓時有點睡不著覺了,透過光幕,觀察著海島世界的變化。
說起來這個上帝視覺真的很神奇,可以觀察海島空間的任意位置,甚至可以穿透海水,直接看到海洋底部。
李青峰花了很長時間才追蹤到投放的那些小管。
它們已經順利產卵了。
魷魚的卵跟章魚不一樣,是細長型的卵巢管。
魷魚將卵巢管扎在沙子上,看起來就跟一朵盛開的白色花朵,只是這個景象,被密恐患者看到,估摸著真能當場去世,而產完卵的魷魚,一般都會守在卵巢旁,安靜地死去,在這個海島世界,筋疲力盡的它們,反而成了磷蝦和細菌的食物。
李青峰調整了下視覺。
發現卵巢管正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化著。
先是出現了兩顆黑色的大眼睛,接著生產出上半身,慢慢變成了一只萌萌噠的小魷魚,在卵里面蠕動著。
隨著一只小魷魚刺破卵壁向外游走。
剩下的小魷魚仿佛受到了鼓舞,紛紛刺破了卵壁。
一時間。
產卵區域密密麻麻都是小魷魚,有的吃起了海藻,個體比較大的魷魚則抱著小磷蝦,啃食了起來。
由于沒有天敵的緣故,大部分魷魚卵都很順利的孵化了,整個繁殖地,一眼望去都是孵化的小魷魚。
可能幾萬只。
也有可能幾十萬只。
此刻,海洋圖鑒里的太平洋魷魚的生存狀態,也從易危變成了正常。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洋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剛出生的魷魚瘋狂捕食著附近的磷蝦,有時幾十只魷魚一起捕食,將磷蝦逼成一個球狀。
在時間加速的情況下。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附近海域的磷蝦就被消滅殆盡。
沒有實物后。
那些魷魚也浩浩蕩蕩朝著外海前進,而那些比較晚出生的小魷魚,就沒那么幸運了,有時候幾只由于爭搶一只磷蝦。
最終活下來的小魷魚,仿佛也受到了感召一樣,朝著茫茫大海前進。
而李青峰只是稍微一不留神。
就在茫茫大海里跟丟了這些魷魚群,要想再次見到它們,得等第二年這些魷魚返回繁衍地產卵的時候了。
看了四個多小時的動物片后。
李青峰還有些意猶未盡,感覺在看電影院級別的BBC紀錄片一樣。
而他這個更加自由,看的更加仔細,想看什么角度就看什么角度,要是能錄制出視頻就好了,制作水準肯定遠超BBC。
小魷魚離開后。
李青峰看著沉寂的海底,躺在床上沉沉睡去,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
辦理了退房手續后。
李青峰坐大巴回到了鷺城,他得把三輪車先拉去休整休整,改裝成電動的。
順便采購一些捕捉小管的工具,漁船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充氣艇應該沒有問題,除了這些外,還得購買電池和白熾燈來吸引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