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風也無浪。
小船微微蕩漾。
下完四十個蟹籠的李青峰,躺在橡皮船上休息,他發現了一件坑爹的事情。
自己被曬成了黑白人。
衣服遮住的地方是白的,裸露在外面的位置全都是黑的。
小白臉也黑了不少。
這在再去找富婆,估計沒有當初的吸引力了,不過相對也是有收獲的。
雖然變黑了,但也變強了。
李青峰看了下時間。
下午四點多。
這個點市場那邊也賣的差不多了,沒必要利用時間加速。
海鮮講的就是一個鮮字。
而大多數吃海鮮的人,并不是很懂這個“鮮”字,這個字不單單代表著新鮮,同時也代表著好吃、美味。
而有些“海鮮”真的不適合叫海鮮,而應該叫“海腥”。
李青峰就有一個大學舍友,始終覺得海鮮不好吃,認為非常腥,難以下口,可謂是“聞鮮色變”。
直到李青峰帶他認真吃了一次海鮮。
這哥們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在海鮮的道路上越走越走。
吃海鮮,實際是比較復雜的,不像吃播里的那樣,動不動就給整只清蒸了,這只是節目效果。
很多酒店的大廚都是拆著吃。
畢竟海鮮內臟經常有異物,蛤蜊胃囊里時常有藻類和沙子,不處理干凈,只能說你賺到了。
吃一送二。
這種海鮮,李青峰都覺得超級頭疼,吃的都覺得惡心難受。
還有很多螃蟹的排泄口是真的臭啊,要是不處理直接清蒸了,那味道簡直爽歪歪,半點吃的食欲都沒有。
另外,海域也有很大的關系,有些海域出產的海鮮就是特別腥臭,大多數原因是該海域養殖密度過大。
導致水太肥,藻類太多。
所以味道也就一般。
.....
除了這些外,海鮮還特別講究火候,就跟涮牛肉一樣的道理,不同的海鮮清蒸的時間也不一樣。
李青峰可以保證,那些一大盤無數種類海鮮放在一起蒸的,絕對不是吃海鮮的老手。
比如一些鷺城本地的黃蛤,清蒸時,水開后,最好不要超過三分鐘,否則味道會變柴。
而有一種三角白蛤。
清蒸到開蓋時,就可以吃了,這時候味道最是鮮甜。
吃海鮮也是一門學問,這一點有“食神”之稱的蔡瀾先生最有感觸。
還有海里捕撈起來的海鮮,大多數都很暴躁,時不時就選擇自殺,活下來的不精心照顧,也立馬死給你看。
這也是海邊漁民,為什么總是天還沒亮,就出門捕魚的原因,拼的就是一個鮮字。
......
由于海風比較小。
李青峰嘗試開船到海島的另一頭的灘涂去巡視下自己的領土。
結果還真沒意識到,這個海島是那么的大,橡皮艇開了一個多小時,這才到達灘涂邊緣。
到了灘涂這邊。
李青峰洗了洗空氣,臉上露出了苦笑,這種淤泥的芬芳并不是很好聞,感覺還夾雜著化學氣體的味道。
不過,這邊還真是生機勃勃,密密麻麻都是小螃蟹,甚至不怎么怕人,李青峰都走的很近了,都不鉆回洞里去。
除了螃蟹外,最多的就是灘涂魚,在灘涂里跳來跳去。
還有不少海螺也在灘涂上悠閑爬著,李青峰感覺生物太密集了,感覺在這樣下去,十有**會出問題。
現在有了【生物基因采集】功能,原本不大好實現的事情,可以實現了,還是要盡快把海鳥這個灘涂食物鏈頂端的存在給搞到海島世界來。
這次過來,李青峰并沒有看到很多青蟹,不過也可以理解,這貨是晝伏夜出的生物。
白天幾乎都躲在洞里。
看過戴眼鏡圓圓臉的趕海視頻的人,都很清楚了,青蟹這玩意很擅長打洞,白天不在洞里的青蟹都是“違紀亂法”的問題蟹。
李青峰看了下灘涂的邊緣,發現密密麻麻都是洞穴,看來這里就是青蟹的老巢了,今天的時間有限。
再加上沒帶工具,今天也搞了只皇帝蟹,目前對這些野生三門青蟹并不是特別感興趣。
“好好等著。”
“下次過來再來收拾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