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也還沒回來。”
“那什么時候有空跟我們說下,我跟你老爸抽空上來一趟。”
......
“重頭菜”上完后。
分到錢的村民很快就散去,留下了大量的海鮮和食物,很多海鮮一旦加工后,都是沒法保存的,只能全部倒掉。
村民走完后。
爺爺李金元的大壽算是結束了,可能是折騰一天太累的緣故,就先去休息了。
而親戚長輩全都坐在祠堂里。
看起來不像很和睦的樣子。
那位在國外開餐館的二伯,是這個家族最早富起來的,一直都是這個家族主事,見大家到齊后,干脆挑明說道:“老爸這個房子,當初是我蓋的,我也不要太多,只要一半就可以了。”
大伯李德發當場回道:“你就出個材料錢,施工隊是我找的,怎么就變成全是你蓋的。”
嬸嬸張春芳說道:“按你這么說,這些年老爸還都是我照顧的,我也得分一份。”
二伯說道:“就你還想分,你們家這么多年,也不知道向我們借了多少錢,拆遷后,以前借的錢,差不多應該算一算了。”
張春芳瞬間跳腳,當場變成了潑婦了,站起來吼道:“那些錢,不都是你主動送我們的,怎么現在就變成借的。”
見馬上又要吵起來,大伯說道:“這里我最大,干脆我來做個主吧,老爸這個房子,當初確實是我和老二搞起來的。
我分30,老二也30,老三由于家庭情況不是很好也分10,春芳這邊確實有幫忙照顧老爸,也分10,剩下的則給老爸養老,你們覺得如何。”
張春芳思考了一番,反正她家有一棟要拆遷的,這個等于白賺,為什么不賺。
“我沒問題。”
二伯李德昌覺得可以,老爸這棟房子的拆遷款,差不多是一千萬,百分三十也有三百萬。
這筆錢完全可以用來支付貸款,這幾年餐館的生意不好,已經虧了不少錢,有了這筆拆遷款剛好可以解燃眉之急。
“那樹元呢,不分嗎?”三伯問道。
二伯看著坐在桌角一言不發的李樹元,他對這個四弟一直有點怨念,當初參觀生意最好的時候。
他非常希望有個會英語的自家人來幫忙,可沒想被他給拒絕了,要是他當初出國幫忙的話,自己說不對早已經做大做強了,也不用淪落到現在負債。
“他就不用分了,蓋房子沒出一分錢,還花了不少學費,這房子跟他沒什么關系。”
“我也沒說,要拆遷款啊。”李樹元尷尬笑了笑,自己這些兄弟什么德行,他自然清楚的很。
“不要自然最好。”
嬸嬸張春芳冷嘲熱諷道:“樹元可出息了,連司機都是給大領導開車的,怎么看的上這點拆遷款。”
......
坐在一旁的李青峰,聽了一番后,果斷選擇遠離這群垃圾人。
無利不起早。
果然全都是回來瓜分拆遷款的,說到底,這房子是爺爺李金元的,這壽都還沒有過完,拆遷款就已經被安排了。
怕老媽被這些人惡心到,李青峰便陪著她在附近走了走,結果發現這個村子還真是沒救了。
無處不充斥著一股鋪張奢侈浪費的氣息,這里的麻將館,打最小的都要十塊錢。
一整天下來。
贏輸上萬元完全不是問題。
可能因為拆遷的緣故,不少定居國外的人都回來了,街頭時不時就能聽到相當別扭的混合型語句。
普通話+本地方言+英語。
陪老媽走了一段后。
李青峰突然接到了周華的電話,本以為是跟海鮮審批有關的事情,可沒想,周華張口便問道:“峰子,你是不是很多親戚都是白云村的。”
“是,怎么了?”李青峰回。
大學時,李青峰有跟周華講過青樂縣的陋習,他也知道自己是那邊人。
周華說道:“有一個很糟糕的消息,你要不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