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在劉胖子的帶領下,李青峰乘坐商務車離開了安南國的首都河內。
大約行駛了一個半小時,才來到一百公里開完的一座港口--海防港。
劉胖子注冊的公司就在這附近,是一家專門從事海鮮貿易進口的企業。
事實上,在這附近的有上百家這樣的海鮮進口企業,由于安南國進口海鮮稅非常低,再加上邊貿協議的緣故。
貌似每個人每天能擁有8000額度的免稅額,導致這里出現很多背包客,將這些免稅的海鮮商品運輸到國內。
有一位業內人士稱,只要是到海防港的進口海鮮產品,幾乎都是不賣給本地的,它們的最終目的全都是國內。
且這些進口海鮮公司的幕后,十有**也都不是本地的,全都是內陸人,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利潤。
《資本論》里,馬老師曾經說過: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當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絞首的危險。”
就跟前往東牙島偷捕的漁民一樣,只要利潤足夠高,就能讓人鋌而走險,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
而李青峰來這里的目的,跟這里大多進口海鮮老板的想法不同。
這些老板們,都想著怎么把進口海鮮通過邊貿的漏洞弄到內地去,而李青峰則想著怎么把自己的海鮮合法化到內地去。
劉胖子把公司開在港口附近的一棟高樓里,這棟樓里的公司,幾乎都是國人開的。
可以這么說,這棟樓里的絕大多數公司都是來鉆邊貿漏洞的。
走廊的通風口處,有幾個老板一邊抽煙,一邊聊天著。
“老張頭前一陣,搞了一批尖貨進去,利潤有四千多萬。”
“唉,別說了,我那批被舉報了。”
“現在抓的越來越嚴,沒有前幾年好搞了哦,現在被堵到一次,就要回到解放前了。”
“難搞哦。”
......
確實就跟他們說的一定,由于前些年的猖狂搬運,終于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
現在邊貿抓的很嚴。
套路也很多。
也有放長線釣大魚的。
不過,哪怕風險這么大,套路這么多,還是有不少人愿意鋌而走險。
其中緣由想想也就知道。
劉胖子在這里搞的公司,大概兩百多平的樣子,員工有十來號人。
陰盛陽衰!
整個公司加上劉胖子,男同胞也就三個人,剩下的全都是女人。
這種男女比例感覺好像李青峰的第一份工作,那個富二代林明運也特別喜歡招女生。
據劉胖子介紹。
右邊房間那七位是做清關報關工作的,都是本地的大學生。
而另一個房間的妹子,全都是做業務的,畢竟在這個行賄率高達65%的國家,很多事情都需要打點。
工作做的好。
不如業務做得妙。
在這方面,劉胖子就非常的上道,要是問他河內有那些著名景點,這座城市有多久的歷史,他肯定答不出來。
可你要是問,這座城市有哪些風花雪月場所,他能跟你如數家珍,甚至給你最有用的建議。
......
李青峰故意不讓劉胖子介紹自己的身份,只把他當成了顧客。
那些做業務的妹子,見到劉總陪著客人,眼睛全都直勾勾地盯著,盡可能地展示自身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