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月東牙島的變化很大,綠化樹增長了一倍,草皮擴大了兩三倍,入眼全都是各種棕櫚和樹木。
單李青峰認識的,就有南洋杉、瓶子樹、蒲桃、旅人蕉、荔枝樹、猴歡喜......還有各種蕨類植物。
儼然像是一個海島森林公園,一點都不像以前光禿禿的東牙島。
環島公路修建的非常漂亮,由三種顏色組成,黑色的柏油路,紅色的橡膠跑道和黃色的自行車道。
由于環保的緣故,海島上的用車全是電瓶車,且每隔一段都有避雨用的亭子,里面擺放著騎行用的自行車,還有各種自動售賣機。
張三賣燒烤的地方,建了一家兩百多平的小超市,旁邊還有個家張三燒烤店。
一個小女孩手拿著風車,在超市前的空地上跑來跑去,玩的不亦樂乎。
按照原本計劃,這個地方是要拆除的,可最后被李青峰保留了下來,東牙島雖然主打高端海島游,但保留一兩個“下里巴人”的項目也挺好的。
吃慣了山珍海味和高檔的西餐,有時就會忍不住懷念大排檔還有燒烤攤,想念著從前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吹牛皮的日子。
張三和李翠麗承包了這座小超市和燒烤店,而剛才在外面玩的,則是他們的小女兒,這么久過去了,不知道這對夫妻復婚了沒有。
......
離小超市不遠的地方,則是海島酒店,從這里往下看,可以看到酒店的全貌,挺有藝術感的,跟城市里四四方方跟火柴盒酒店不一樣。
李青峰也形容不來,總之看起來很順眼,跟海島的風格很搭,也沒有秋褲樓那么夸張。
一切都恰到自如的樣子,不得不說獲過國際建筑大獎的建筑師,設計出來的酒店,就是不一樣。
而別墅區那邊,總共有八套別墅,建筑風格雖然是統一的,可每棟房子的結構各不相同,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
李青峰登上了東牙島山丘的山頂,這里可以看到海島四周的景象。
羅教授和馬逗逗住的集裝箱別墅撤了,她們的研究所已經建好了,而在海島的另一面,有一座小碼頭、工廠和冷庫。
從這里看過去,可以看見一艘拖網船停在在碼頭那邊,吊機正在不停往下運輸海鮮,看那拖船的模樣。
應該是張德發船長的漁船,現在是梭子蟹的季節,穿上運輸的是梭子蟹。
經過一年的努力,公司的海鮮,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渠道銷售干凈,不用通過批發市場的渠道。
這些梭子蟹入庫后,有些會直接運輸到海島酒店,大多數會運輸到各地的江記海鮮酒樓,剩下的梭子蟹,則供應老蔡這邊的網絡訂單。
......
李青峰來到了海島酒店,前臺的工作人員是兩位滿臉笑容的妹子,看起來二十出頭的樣子,對著他微笑鞠躬。
由于還沒暫時營業,兩位妹子沒叫他去開房,只是禮貌性地打了個招呼。
“先生,下午好。”
李青峰微笑點頭示意,隨后觀察起酒店大堂起來。
大堂不像那些五星酒店那樣奢華,相對簡約風,可當李青峰看清前臺那張黃花梨吧臺后。
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這可一點都不簡樸。
他終于知道自己那批黃花梨和紅木被用到哪里了,這設計師還真是有夠狠的。
普通游客可能覺得這是普通木頭,可要是懂行的看到,百分百會被這種逼格給震懾到,幾千萬的木頭,就拿來做接待桌?
李青峰覺得接待臺應該立個警示牌,以防那些耍酒瘋鬧事的游客,手賤砸了這張桌子,真那樣的話,估計會賠到傾家蕩產吧。
能在開門營業前登島的,且沒掛公司銘牌的顧客,應該都是嘉賓,一位女服務員主動站了出來:“先生,需要我幫您介紹下酒店嗎?”
“可以啊。”李青峰點點頭。
看了她胸前的名牌一眼,默默念道:“田小園,挺有意思的名字。”
在田小園的帶領下,李青峰來到了酒店的內部,這是他第二次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