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喜歡吃紅花蟹;
老媽則喜歡刺少的海魚,比如黃花魚,龍利魚這類的;
老爸則喜歡那種最便宜的巴浪魚,煎炸到脆脆的,他最喜歡吃那個尾巴,咬起來非常的香。
海島空間里。
李青峰和海島一號正在捕魚,紅花蟹已經抓了不少,順帶還搞了不少梭子蟹。
哪怕在海島世界,黃花魚也可遇而不可求,這種魚類具有洄游性,一旦離開原始登陸點,就很難找到它們了。
只好用星點笛鯛代替它了,兩者的價格差不多,清蒸起來味道也是半斤八兩,都很好吃。
巴浪魚這玩意則很多。
李青峰都懶得下網,直接用抄網捕撈,沒一會就抓了好幾斤。
還順便讓海島一號采了好幾顆大鮑魚,這里的鮑魚跟第二登陸點那種黑金鮑、澳洲鮑不同。
用的是本地的九孔鮑和霓虹國盤鮑雜交出來的新一代,學名叫皺紋盤鮑。
在離鷺城不遠,一座名為南日的海島,就有專門養這種鮑魚,這座海島靠著養殖皺紋盤鮑,很快脫貧入富。
十多年前,鷺城房價還在兩三千一平時,島上就出現了很多百萬級富翁,整座海島全都蓋著大別墅,成為了是閩省沿海最富有的島嶼之一。
除了這些海鮮外。
李青峰又搬運了好幾箱茅臺回去,好好孝敬下,那位拿了大筆私房錢給自己買豪車老爸。
老爸看起來是很古板和斯文,可喝起酒來,會變成一個超級大話癆,正常情況下,老媽是不會讓他喝酒的。
以前自己在新城生活時,大舅、二舅他們和三姨都挺照顧自己的,李青峰也給他們準備了些海鮮和茅臺。
反正回荔城,會順路經過新城,并不是很麻煩。
......
李青峰從儲物空間里拿了十多個泡沫箱出來,這些都是公司用來打包海鮮用的外包裝盒。
這些包裝盒一共有三層,下面和上面是用來放置冰袋的,中間層是保溫鋁箔袋,海鮮則放在鋁箔袋中。
網絡銷售海鮮是不錯,就是這個包裝成本和運輸成本,讓大多數商家苦不堪然,哪怕按最便宜的來,每個包裝盒和快遞費成本都在二十元以上。
附加在海鮮成本上的話,買家又覺得太貴,畢竟網絡銷售一直都是便宜實惠的代言詞。
賣的比實體店鋪貴,買家自然不想買單,可要賣便宜點嗎,每單都得虧錢鉆吆喝,有種進退維谷的感覺。
網絡上很多搞這一行的,表面上看起來很風光,每天業務不斷,可到年底一結算,發現都是在給快遞業增加業績,根本就沒賺到幾個錢。
好在李青峰的大多數活鮮,都是一手的,再加上自己有拖船、遠洋漁船、捕蝦船,少了中間商賺差價。
相比起其它公司而言,利潤會高一點,不過這樣做的風險也就越大,一旦某個供應鏈出問題,都會非常的麻煩。
不過,這才是生意。
好做的就不叫生意了,那叫撿錢,大多數生意都是比較難的。
李青峰在底部鋪了一層冰袋,又拿出了一層保溫鋁箔袋,將那些海鮮包裝好,隨后又鋪設了層冰袋。
花了半個多小時,這才把海鮮給包裝起完畢一共是有十多箱,李青峰用馬克筆,在上面寫上了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