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終引起蝗蟲滅亡的,是這片廣闊的海洋。
這些蝗蟲并沒能飛躍大洋,最終力竭全部死在了大海里,成為了一些梭子魚、沙丁魚的食物。
在時間加速下。
那些被蝗蟲啃食的雜草很快就冒出綠牙,而那些蝗蟲產下的卵也孵化了開來。
這一次的蝗蟲規模更大。
足足是上一次的十倍,更大規模的蝗災襲來,海島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理了個光頭。
可惜這些蝗蟲還是死在了海上,不過這次進步很大,前進了六百多公里,距離最近的海島,還有兩千多公里
本來這中間有好幾座島嶼的,可以讓它們接力,可卻讓李青峰用地圖修改工具,直接給弄沒了。
差不多過了五六天這樣,隨著粉紅椋鳥的大量繁殖,蝗蟲確實稍稍被抑制住了。
蝗蟲數量有所下降。
而這一段時間。
李青峰也沒有閑著,投放了大量魚苗,有各種珊瑚魚,章魚、海鰻,當然也有不少螃蟹,首先大名鼎鼎的青蟹自然不會少。
還有貝類和螺類,主要有牡蠣、藤壺等等,一回生二回熟,李青峰這次打造生態的速度非常快。
而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他,非常的有錢,想要什么魚苗,直接買就可以,買不到的話,直接使用系統的培育缸。
而這一次李青峰并沒有為了捕魚,而大量投放那些名貴的石斑魚,大多數石斑成年后的天敵很少。
一旦大量投放的話。
會引起種群泛濫,這一次李青峰打算穩扎穩打。
一步步來。
......
歷經兩個月,海島世界差不多經過了六十年,李青峰在這一期間,投放了大量的昆蟲和陸地動物。
其中鳥類就有四百多種,幾乎整個鳥類博物館都給他摸遍了。
還有各種昆蟲,將近一千多種,可跟現實世界比起來,數量差距還是蠻大的,可至少已經能保持整個森林生態的基本運營。
一處熱帶雨林,一些樹木正盛開著花朵,不少蜜蜂飛過來采蜜,順便將花粉帶到另一朵鮮花上,完成了授粉的過程。
而大自然往往蘊藏著殺機,蜜蜂從花朵離開時,被一只變色龍給盯上,一個長長的舌頭把它卷住,并吞進了腹中。
如今的熱帶雨林,已經有大量的生物,除了這些昆蟲外,還有不少鳥類,單單鸚鵡就有十多種。
除了這些外。
李青峰也投放了不少淡水魚和一些本土的河鰻,要是河鰻能繁殖成功的話,那對李青峰來說,還真能發一比大財。
因鰻魚人工繁殖培育技術存在瓶頸,再加上常年捕撈,現在本土的鰻魚數量已經很少了。
現在的鰻魚苗有“水中軟黃金”之稱,雖然馬逗逗家的鰻魚養殖規模很大,但利潤卻不是很高。
原因就出在鰻魚身上。
鰻魚是出生在海里,生長在淡水河里,所以非常難以養殖。
前幾年,最夸張的時候,一條本土的鰻魚苗的價格能賣到三十元。
只要李青峰投放成功,鰻魚繁殖季節時,自己單單撈苗賣給浪岐養殖廠,就能撈成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