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皇帝年紀大了,前怕狼、后怕虎的,手段自然很軟,再加上勛貴集團的不成器,所以僵持了數年,也沒有達到目的。
“哎!”
看著龍書案前,擺放著滿滿登登彈劾兩國公的奏折,皇帝發出了一聲嘆息。
“陛下,這些文官越來越放肆了!”
皇帝身邊的李直,馬上趁機打小報告。
“他們是拿準了,朕不敢大開殺戒!”皇帝恨恨的說了一句。
“內廠愿意成為陛下手中的刀,只要陛下下旨,奴婢馬上收拾他們!”
內廠是司禮監直屬的特務機構,和明朝時期的東廠差不多,只是沒有東廠勢大。
皇帝聞言猶豫了一下,可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彈劾兩國公之事,頓時僵持下來,皇帝文官互不相讓。
朝堂的紛亂與賀元盛無關,這種大事也波及不到賀元盛,哪怕小德子之前的提醒,說有朝臣記了錦衣衛一筆,現在也沒爆發出來。
可永寧侯府內,卻發生了一件讓賀元盛擔憂的事。
在薛氏心心念念之下,賀傾萱終于從宮內傳下口信,讓史氏放母親出來。
現在的賀傾萱,哪怕在宮內的地位不高,也不怎么受寵,可還是永寧侯府的靠山。
因為賀傾萱的背后,站著皇帝的寵妃鄭氏!
當今皇后早已仙逝,鄭氏為貴妃,可謂是后宮之內第一人。
鄭氏的兒子,就是皇帝屬意的儲君人選、福王季昌祚。
靠著這兩個人,哪怕賀傾萱地位不高,也能在后宮之中站穩腳跟,永寧侯府也能在勛貴勢力中,保有最后的臉面。
畢竟在皇帝的示意下,勛貴集團都在支持福王,大家算是自己人!
也因為如此,永寧侯府在賀傾萱身上,花了海量的銀錢,才導致侯府財政入不敷出,越來越拮據。
賀傾萱說話了,史氏自然不會反對,賀靜也沒有多說什么,反正是二房的事。
賀政到是有些不愿,可他一介白身,膝下還僅有一子一女,皆為薛氏所出。
考慮到兒子的面子,還有女兒的壓力,賀政終于妥協了。
就這樣,薛氏從佛堂中走了出來。
由于之前做下的惡事暴露出來,薛氏的年紀也不小了,所以不得賀政待見,兩個人連點面子情都沒有。
再加上賀政的小妾,頻頻給薛氏上眼藥,導致這個二房當家夫人,經常受到賀政訓斥。
若非有一雙子女傍身,恐怕薛氏再侯府之中,幾乎無立足之地。
不過薛氏的娘家給力,一雙子女得寵的得寵,出息的出息,又有大筆金錢收買下人,很快收拾了挑釁的小妾。
至于賀政那里,薛氏已經撕破臉皮,兩個人見面就是爭吵不斷。
反正薛氏有底氣,知道有賀傾萱在,哪怕賀政記恨她,也不能把她怎么樣。
對于造成這一切的賀元盛,薛氏更是恨之入骨,只是賀元盛有公職在身,經常不在侯府,她找不到機會報復。
在遷怒之下,薛氏把報復的目標,放在柳姨娘跟賀茹萱身上,于是拉著自己的陪嫁王婆子,開始密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