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想從學子之中,選出幾個可用之人。”
思索了半天,楚忠平還沒想明白,賀元盛有什么打算。
“應該沒這么簡單!”
陳士駿開口反駁,因為想選幾個可用的人,根本沒必要開科舉,這無疑是小題大做。
頓了頓,好像想到了什么,緊張的說道:“賀元盛不是想把這屆學子,一網打盡吧!”
此言一出,楚忠平的臉色,立刻變了。
“他想的美!”
楚忠平也反應過來了,畢竟賀元盛的短處,就是麾下文人太少。
接下來,兩個人對視一眼,當即叫來這次的主考官。
這次科舉主考,由禮部尚書趙法憲擔任,他也是浙黨要員。
不過禮部是個清水衙門,趙法憲擔任尚書的時日也短,所以權利有限,在浙黨中的地位不高。
至于三位副主考,皆是翰林院的官員,但他們有一個共性,就是出身浙黨。
“這次科舉,朝廷很重視,你們一定要認真一些,絕不能出任何岔子……”
楚忠平十分嚴厲的叮囑,畢竟有賀元盛再打主意,他必須要小心一些。
“閣老放心,下官一定做好此事,為朝廷選出一些可用的人才!”
趙法憲立刻表態,只是心中,卻在打著一些小算盤。
其余的三名副主考,也開口附和,不過心中,卻各有算計。
楚忠平見此,略微安了安心,繼續叮囑了幾句,讓他們謹慎行事,這才讓幾個人離開。
很快朝廷舉行科舉之事,傳遍大江南北,眾多的學子,也興奮起來。
要知道大乾王朝,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舉行科舉,下面的學子,根本沒有上進的渠道。
如今科舉重開,怎能不讓學子們振奮,一時之間,數以萬計的學子,奔赴南京。
畢竟這些年,南方一直很太平,哪怕是北地的戰亂,也沒影響到南方的鄉試,所以產生了大量的舉人。
再加上朝廷南遷,北方的學子,也跟著逃亡,所以這一次科舉,人數是歷屆之最。
可人數多了,自然出現了不少問題。
本來六月初三,才是會試舉行的日子,可南京周邊的舉人們,在四月初,就來到南京備考。
一時之間,南京城內的大小客棧,人滿為患。
這種情況,讓賀元盛非常高興,畢竟人多了,就可以優中取優。
可趙文煜,卻發現了一些問題,第一時間來到長寧侯府。
“侯爺,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南京城的大小客棧,已被學子們住滿,可這才是剛剛開始,接下來的一段時日,會有更多的學子趕來南京,而后來的人,要住到哪?”
趙文煜的話一說完,賀元盛就是眼前一亮,因為他知道,這是一個收買人心的機會。
可要如何處理此事,卻有些麻煩,因為南京不是神京,不僅面積小了很多,城內也沒有這么多客棧,供人居住。
“看現在的樣子,這次科考,會有數萬人參加,想要安排妥當,可不容易啊!”
賀元盛發出了一絲感慨,畢竟解決數萬人的吃住,也是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