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禮部尚書,權利地位都不高,矛盾也更一步激化,所以看到機會,李善才立刻發難。
因為在李善才看來,楚忠平的存在,會壓制其余人,不打擊他的威望,永遠無法出頭。
面對著楚忠平的怒火,李善才毫不退讓,冷冷的開口回應:“難道不是嗎?”
“你……”
正在楚忠平想要翻臉時,陳士駿開口了:“善才兄,閣老,大局為重,你們不要在爭了。”
陳士駿的地位不低,跟李善才的關系也不錯,他一開口,兩人自然都會給些面子,所以紛紛閉口。
“福建的事,若是不能妥善解決,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大家還是想想,該怎么辦吧?”
陳士駿繼續開口,語氣中充滿了凝重之意。
“我已經給福建去信,勸說王巡撫,不要沖動行事。
只要福建不出變故,事情就能平息下去。”
不過這番話,楚忠平自己都沒有信心,因為他知道,東南五省的巡撫,都不是省油的燈。
甚至還有人,覬覦浙黨領袖的位置,所以他最不想看到福建出現變故。
“就怕王禮善,有了兔死狐悲之感,不相信我們!”
李善才馬上接口,語氣中帶著幾分嘲諷之意。
“善才兄,大局為重,我們也寫信,勸勸王巡撫吧!”
陳士駿再次勸說李善才,畢竟福建方面,若是出了變故,浙黨的勢力,會大幅縮水,甚至分崩離析。
就在此時,一名官員急匆匆的跑了進來,開口道:“各位大人,大事不妙,城中已有流言,說福建發生叛亂,而各位大人為了一己之私,放任叛亂,不讓朝廷軍隊平亂。”
“賀元盛!”
楚忠平恨恨的說了一句,因為這種流言,擺明了是沖著浙黨來的,若是處理不好,浙黨官員的名聲,可真要完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福建公開割據,朝廷還是要派大軍征討,那耽誤了這么長時間,就要有人承擔責任,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閣老,現在應馬上派人,澄清謠言,并安撫王禮善跟馬元,爭取和平解決此事。”
陳士駿提出了一個建議,其余人也紛紛附和,連李善才也點了頭。
很快幾個有地位的人,紛紛給王禮善寫信,勸說他不要亂來……
不過這些人的舉動,根本沒有用,情況沒有半分好轉。
直至八月初一,科舉重考之時,福建那邊才有了回音。
不過事情讓所有的浙黨官員,集體沉默,因為福建的回音,是截留了今年的夏稅。
此事一出,任誰都明白,事情再無轉圜的余地。
面對如此情況,楚忠平是真慌了,同時有了一種,大勢已去的感覺。
而賀元盛,卻沒有理會這一切,在科舉重考之日,直接進入貢院,主持這次考試。
三場考試,要持續九天六夜,自然很熬人,不過賀元盛還是甘之如飴,畢竟這次科舉過后,麾下缺少文人的情況,會徹底改變。
更讓賀元盛心情大好的是,如今的浙黨官員,因為福建的變故,已經焦頭爛額。
只要科舉完畢,賀元盛走出貢院,就可以高舉正義的大旗,從容收拾殘局,并清理幾個、礙眼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