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如說,他!”高遠一指球場上。
陳勇順著手指望過去,看見了那個還在被教練劈頭蓋臉臭罵的倒霉小子。
“你想要他,可是要他干嘛?”
“看著順眼”高遠隨口胡扯。
“如果是他的話問題可能不大,我能幫你牽線搭橋。不過嘛····”
“中介費?我懂規矩!”
“嗯,此外還得給我個專訪!”
“又專訪我?”
“我做了個鳶都杯的系列報道,最后用主辦方泰山隊的預備隊主帥專訪做結尾,多好!你現在也是圈里有點名氣的年輕少帥了,沒準過幾年你成了中超俱樂部的主帥,我想采訪你都沒機會了呢!放心吧,你的癖好我也懂,我保證標題和內容絕對吸引眼球!”
幾天后,《足球報》頭版刊登出一個聳人聽聞的黑體特號字標題《高遠:中國青訓完蛋了!!!》,這標題占據的篇幅巨大,還用了加粗黑體特號字,最后三個大大的感嘆號,更是讓人看了覺得格外有視覺沖擊力。
這是一期關于中國足球青訓發展的專刊。內容先是講到記者在鳶都杯上的所見所聞,然后從三支參加鳶都杯的中超青年軍戰績不佳引申開來,談到了整個中國足球青訓大環境的蕭條,對青少年球員的選拔、培養、體教結合、未來出路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在專刊的最后,拿出來一個整版刊登了對高遠的專訪。其實高遠本身并沒有說什么太過出格的話,對國內足球青訓也多是溫和的批評,并沒有強烈的抨擊。但奈何不了陳大記者的一只生花妙筆,大用春秋筆法,將高遠的話掐頭去尾,又做了足夠的留白空間,使高遠的那些訪談,單拎出一句來看似乎并沒有什么,但組合到一塊,一旦細品,就別有一番滋味!
再加上他起的那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標題。輕而易舉就讓人聯想到,20年前延吉國腳高仲勛那句著名論斷“中國足球完蛋了”!當年,高仲勛話音未落,中國足球就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假賭黑”黑暗期;現在高遠又來了一句“中國青訓完蛋了”,讓所有看到此標題的人心中無不重重的一顫。
其實,高遠的原話是:“目前的青訓人才選拔培養模式并不太成功,再這樣搞下去,中國足球青訓的未來可能成效不會太顯著!”
只不過這話被陳大記者給魔改了一下。
陳勇之所以敢魔改,是爭得了高遠的同意的。只要大方向沒錯,高遠不介意陳勇玩點文字游戲。自己才初入足球圈一年多,其中一半的時間是在業余俱樂部度過的,和足球圈里的利益相關人士又不熟,他才不介意得罪什么足協高官和青訓大佬呢。再說自己的未來會去國外,你們管天管地,管得著老子嗎?
對于高遠來說,只有聲望值才是最重要的。實踐已經證明,提高聲望值最好的辦法,除了提高執教成績外;就要數引發爭議,吸引眼球了。
所以,他很樂意做一個“標題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