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訓練基地,2號訓練場。
泰山預備隊正在熱火朝天的訓練。
高遠從鳶都杯上選拔的5名年輕隊員已經到隊,跟著大伙一塊訓練。
這5個人分別是:何小柯、巴圖爾、邱楓、廖磊、徐一凡。
大家對于高遠的選人都很疑惑,簡直是迷之標準。
何小柯、巴圖爾倆人,大家自然是認可的,畢竟是前國少隊的攻防核心,能力有目共睹,算是中國年青一代球員中的翹楚了。
邱楓是泰山青年隊的替補,體能、傳球、意識都還不錯,但是短板也非常明顯,沒速度、沒身體、對抗差。他能入選純粹是靠著他那腳神出鬼沒的任意球。
好吧,他的任意球確實不錯,可是一名球員也不能光靠任意球活著吧!
廖磊,甚至都不在參加濰坊杯的泰山青年隊陣中,他是高遠在足校閑逛時發現的。這個小伙子只有16歲,打邊后衛的,身體還沒有完全長開。他的特點是速度快,作風非常勇猛,敢打敢拼。不過一個目前身高只有1米7、體重不足60kg的邊后衛,能有什么前途,大家都看不明白。
這4個都還好說,徐一凡就更另類了。他甚至都不是泰山足校的,是高從華夏幸福青年隊挖過來的。按理說,各俱樂部對于自家的青訓球員都跟寶貝似得藏著掖著,絕不可能輕易出現被人挖墻腳的事情,但對方一聽要的是徐一方,態度非常痛快,開出價碼5萬塊錢直接帶走。
但就是這5萬塊錢,泰山俱樂部里的很多人也覺得不值。你要是挖個核心過來,就算在后面多加兩個零,大家也不說啥,可是你弄了個替補的替補來,這錢不就打水漂了嗎?
5萬塊錢買肉吃,他不香嗎?
訓練的具體執行,由韓鵬和佩普負責,高遠只需要制定計劃、督導落實就行了。所以他在訓練場上比較輕松。
趁著佩普帶領球員們進行技術訓練的空檔,高遠和韓鵬交談了起來。
“鵬哥,你覺得我選的這幾個小家伙怎么樣?”
“嗯,挺好的”韓鵬隨口應道。
“鵬哥,說實話”高遠笑了。
韓鵬看了看高遠,認真道:“那我可說實話了啊。小高,我真搞不明白,你的選人標準是啥,據我所知,這批青年隊里有好多都是國青、國少的球員,你咋不選他們,偏偏選了這幾塊貨?說句不好聽的,除了何小柯和巴圖爾,其他那三個在青年隊都打不上主力!怎么跨級來到預備隊了?就算是何小柯和巴圖爾,雖然在青年隊挺厲害,可是跟大他們好幾歲的預備隊隊員較量,各方面也都吃虧。”
說到這,他頓了頓,接著道,“另外,我看這幾個小子的訓練態度有問題!那個徐一凡,踢球完全由著自己性子胡來,明明能傳準,他偏不,由著自己性子胡亂傳球;何小柯和巴圖爾,我看他倆人不情不愿的,聽說是因為他們隊友都去了巴西,他倆覺得自己被拋下了。現在這些小毛孩子,脾氣叛逆,難管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