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足球與個人英雄主義足球孰優孰劣,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在這場比賽中,很明顯DB隊的整體打法是遠超過龐特普雷塔的個人足球的。
在“巴圖爾+庫賽”的中衛組合完全鎖死對方的鋒線雙刀之后,DB隊放心大膽的展開了反擊。
DB隊的整體打法,使三條線之間緊密相連,收回來時像是鐵板一塊,鐵鎖橫江;攻出去時如浪淘奔涌,連綿不絕。
尤其是開場階段的戰略收縮,像是收回來的拳頭,再打出去格外有力。當DB隊突然戰略反攻時,明顯打了龐特普雷塔對一個措手不及。
傲慢的龐特普雷塔人沒想到,年輕的DB隊員居然沒有像是初經人事的初哥一樣,一上來就打光自己的子彈,而是居然留了后勁,而且這后勁還不小!
巴圖爾和庫賽一次次成功的搶斷,為DB隊的反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彈藥。球斷搶下來之后,三傳兩遞就打到了徐一凡的腳下。徐一凡出色的組織調度能力,保證了他在這支混編青年軍中,仍然是球隊的第一出球點。
現在的徐一凡,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由著性子想當然胡傳的愣頭青了,在高遠的調教下,徐一凡已深得傳球組織的精髓,傳球調度該慢時慢,該快時快,該長時長,該短時短,什么長短結合、三長一短、九淺一·····總之,各種套路6的飛起。
他現在的傳球很有隱蔽性。在長傳之前先短傳滲透一波,吸引敵人注意力,然后于無聲處聽驚雷,突然來一腳致命的直塞或長傳。同時,與隊友的配合也愈發默契,五虎小將之間同氣連枝,彼此已經知根知底,現在已經不需要那套繁雜的手勢,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心領神會,傳跑到位。而隊里的巴西少年,球技、球商都頗高,比中國少年們比賽的能力更強,配上五虎小將“改良版”的手語提示,彼此間的配合也相得益彰。
有了徐一凡的組織調度,DB隊的進攻運轉的非常流暢。就像哈維之于巴薩、皮爾洛之于米蘭,不僅僅是中場的指揮官,牢牢掌控著球隊的節奏,更是球隊的陣眼,整個球隊的攻守轉換圍繞著他運轉的異常流暢。
龐特普雷塔人看出了徐一凡之于DB組織調度的重要性,但傲慢的他們卻沒有去做針對性的重點盯防。因為徐一凡是后腰,位置自由度非常大,除非派一名球員像狗皮膏藥一樣死死黏在他身上,寸步不離的跟他滿場飛奔,可是驕傲的巴西人,卻拉不下面子這么做,畢竟對方只是個18歲的中國少年。派人專門去防守?真丟不起這個人!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為了要面子死撐的結果,往往是既丟了面子,也賠了里子。
傲慢的龐特普雷塔終究要為自己的面子付出慘痛的代價。
第68分鐘,徐一凡在后場組織連續短傳之后,突然送出一記長傳,一直在前場游弋的何小柯心領神會,突然一個反跑前插,擺脫了注意力稍有些不集中的后衛,提前沖到了皮球的落點。
但主隊的后衛防守經驗老道,因為失去了先機,所以沒再徒勞的去爭頂第一點,而是趁著何小柯等待皮球落下,他先跑到了何小柯的身前,只等中國小子停球稍大,看準時機,再撲上來斷搶。
不得不說,這名后衛十分狡猾,他就像是亞馬遜叢林里的捕食者,看到獵物后并不第一時間沖上來撕咬,而是等待對方享用美食之際,趁其不備,再沖出來咬死對方。
但何小柯的選擇卻出乎了他的預料,何小柯并沒有去停球,而是高高躍起,輕輕甩頭,將球擺渡向了中路接應的隊友阿方索。
主隊的防守隊員迅速像高中鋒阿方索撲去,但皮球依舊沒有落地,阿方索迎球又頂了回去。
怎么剛傳過來又傳回去了?這是在搞什么鬼?防守球員莫名其妙。
有人想要繼續回搶,卻發現阿方索回頂的皮球力道比剛才要大得多,并不是回傳給何小柯,而是直接飛向了邊路,那里已經候著了一名中國少年。
那是右邊前衛邱楓!
現在主隊的后防線被DB隊的連續兩次頭球接力,給帶的有點散亂,大部分防守球員都集中在了中路,見皮球飛向了邊路,已經有點失位的邊后衛趕忙沖過去補,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邱楓還是沒有停球,順著皮球又向前頂了出去。
剛補過來的邊后衛眼睜睜看著皮球從自己腦袋上方越了過去,飛向了身后的無人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