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贏得了一個位置極佳的任意球機會。
徐一凡、喬拉都站在了球前。
每天訓練課結束后,他們都要加練幾十上百次任意球,用腳的哪塊區域觸球,如何發力,都已經形成了肌肉記憶。
任意球射門,很考驗天賦,但后天的努力同樣不可或缺。
米拉索爾對于這個危險區域的任意球也非常緊張,排出了隊內身材最高的幾名球員充當人墻。
這堵人墻海拔夠高,如果球越過人墻很可能會高出球門;但如果球的高度是瞄準球門的話,又很可能會被人墻阻擋。
為了防止DB聲東擊西,在人墻的身前還躺倒了一名球員,專門防止DB趁人墻起跳時打地滾球偷襲。
裁判鳴哨,喬拉先向球跑了過去,起腳。
但球卻沒有飛出去,喬拉只是佯攻。
殺招在他的身后。
徐一凡迅速跟進,起腳。
皮球飛起,越過了人墻。
但有經驗的防守球員,從徐一凡觸球的腳法來看,立刻就得出了判斷,這球很可能會打高。
因為徐一凡為了避免球被人墻阻擋,用腳內側提拉皮球時,將球拉的很高,又沒有足夠的旋轉,所以幾乎不可能越過人墻后立刻下墜,形成直上直下的“電梯球”。
而且球速也太慢,甚至還有點偏,看起來飄飄忽忽的向底線飛去。
這射的什么玩意?這么好的機會被浪費了!
但就在皮球看起來飄飄忽忽要飛出底線時,突然一道橙色的身影,迅如奔雷,快若閃電,從斜刺里竄了出來,飛身高高躍起,一記頭槌,將球頂進了球門近角。
這一下發生在電光石火之間,直到球進了,人們才看清,原來突然殺出的,竟是創造這次機會的“快馬”劉云。
難怪會這么快!
米拉索爾從來不是一支十分強調防守的鐵血之師,雖然他們十分重視這次任意球防守,但卻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對方直接打門,以及禁區內對阿方索、庫賽、巴圖爾這幾個高點的防守上,全然沒有注意到并不以頭球見長的劉云。
事實上,在喬拉假動作佯射之時,劉云還埋伏在禁區外呢,他是突然從禁區外沖進去的,而且目標很明確,就是那個點!
人們這才意識到,原來徐一凡不是失誤了,而是故意傳向那個位置,這是一次演練過的任意球配合!
是的,DB少年們每天訓練課結束后,都要加練幾十上百次的任意球,卻并不都是直接打門,而是演練了很多的配合套路!
以有心算無心,以配合套路打全無防備,豈有不一舉成功之理。
比分被扳為了1:1。
此時,比賽時間的指針指向第73分鐘。
算上傷停補時,比賽距離結束,大概還有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