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的麻煩源自于思想的不統一。
足球場上有句名言:最危險的比分是2:0。
因為領先兩球之后,球隊容易滋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因放松懈怠而可能招致逆轉。
據權威機構的數據統計表明,比賽中2:0領先的球隊最后的勝率反而不如1:0領先的球隊。
而在兩回合賽制的淘汰賽中,這個論斷就應該被修正為:最危險的比分是客場2:2。
因為手握兩粒客場入球,絕對算的上是一個巨大的收獲。而且目前還是一個平局,如果比賽就此結束,勝利的天平就已經向客隊傾斜了!
但事實上比賽還沒有結束,被逼到絕路上的主隊會破釜沉舟,拼了命的向客隊發起進攻。
而客隊則會陷入思想不統一的泥淖。
有人想守,見好就收,等回到主場再解決戰斗;
有人想攻,一鼓作氣,爭取在客場就徹底擊垮對手;
但更多的人,是在猶豫,在觀望,在心中反復思量、權衡,患得患失······
正是思想上的不統一,造成戰術執行的不堅決,最終導致場面的被動和混亂。
在比分扳平之后,DB隊之前行之有效的邊翼衛推進戰術就沒能再打出來。
3—5—2陣型的邊翼衛套上戰術,對于兩個邊后衛的要求極高。
防守時,他們是邊后衛;進攻時,他們是邊前衛,甚至是邊鋒。
但現在,比分被扳為了2:2平,兩個邊翼衛套上的積極性大為減弱了。但他們又不想完全放棄進攻,單純的作為后衛去防守。在這種心態作祟下,他們的位置不上不下,懸在“半空”,對進攻和防守的幫助都不大。
而DB隊本場比賽的戰術就是依賴兩個邊翼衛的套上助攻,如同球隊的兩只翅膀,現在兩只翅膀不工作了,球隊也飛不起來了。
所以,在比賽最后的十幾分鐘里,DB隊踢得不好看,場面完全落在了下風。
DB教練組的成員,都看出了問題所在,但對于解決方案卻意見不統一。
“場面有點被動啊,是不是該把邵杰和廖磊先收回來,穩固防守?”
巴力斯塔不無擔憂的提醒高遠道。
“不能收!這時候該攻出去!對方也是強弩之末了,不顧后方空虛大舉壓上,這時候如果咱們能偷一個,贏下比賽,那到了主場就好踢多了!”
韓鵬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你的意思是打對攻?開什么玩笑,這是圣保羅!如果攻出去在丟球怎么辦?”巴力斯塔不滿的反駁道。
“圣保羅又怎么樣!常規賽不照樣被咱們踩在腳下嗎?手握兩個客場進球,怕什么!輸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回到主場還有機會,可如果咱們再進一個,就徹底打垮他們了!你不搏一把,怎么知道不能贏?”韓鵬也很激動的爭辯。
“·····”
兩個性格耿直的家伙你來我往唇槍舌劍,“最高決策者”高遠卻在一旁面色陰沉,默不作聲。
這一幕似曾相識啊!
上賽季,在足協杯決賽的賽場上,自己和法比奧也是這么激烈的爭論,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但球隊的主帥李小鵬卻也是遲遲無法作出決定。
此刻,高原終于體會到了李小鵬當時的心境。
其他人作為幕僚,都可以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反正不用自己拿主意,最后做決策的是主教練,他們只需要堅持自己的觀點就行了。
但主教練就不同了,他的任何一個決策都是最終的決定,影響的是全局。稍有不慎,就會讓球隊陷入萬劫不復,他怎能不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他當然可以選擇死守,這是最穩妥的方法。但他又不甘心,國內數以億計的球迷在關注著這場比賽,歐洲無數職業俱樂部的球探也在看著自己指揮,難道自己就要選擇一個保守的平局嗎?難道自己要想其他的國產教練一樣中庸嗎?
可是,攻出去的話,輸了怎么辦?大好形勢就會在自己手里了!
患得患失之間,高遠猶豫不決。
于是,他犯了一個之前無數教練犯過的錯誤:他決定再等等。
至于具體等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