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于這些聯賽和球隊,高遠并不熟悉,覺得平臺似乎也不夠廣闊,所以興趣也不是很大。
所以,現在高遠的處境比較尷尬,算是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
比起自己,高遠現在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球員們。
他們都是自己千挑萬選的精英,潛力驚人。而且正是漲球的好年紀,這時候,平臺的高低,決定了他們整個職業生涯的走向。
如果高遠能夠100%做主,肯定希望把他們全部運作到歐洲去,讓他們接受真正的職業足球洗禮。
可是這現實嗎?不現實!
高遠能自己做主嗎?肯定不能!
DB隸屬于巴西泰山體育中心,而巴西泰山體育中心的背后是泰山足球俱樂部,而泰山足球俱樂部上面又有泰山體育文化公司,而公司的投資人又是國家電網。而國家電網是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第5的超大型國企。
與這些龐然大物相比,高遠這個DB隊的主教練有多少話語權,也就可想而知了。
現在DB隊的球員身份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一是球隊里的巴西人,他們的所有權在DB。
DB原本就是一家青訓俱樂部,被巴西泰山體育中心收購后,在球員培養、買賣上還是相對獨立的。而且DB隊并不完全掌握這些球員的所有權,還有很大一部分所有權掌握在經紀人手中。
不過,高遠在來到DB隊之后,立刻就安排了遠帥體育咨詢有限公司,收購了經紀人手中的所有權。
也就是說,現在高遠在這些巴西孩子的職業生涯規劃中有很大的話語權。
二是,球隊中除了“五名選秀球員”之外的中國球員,他們的所有權完全歸泰山俱樂部所有。他們的命運也完全由泰山俱樂部決定,在這一點上,高遠只有建議權。
三是,五名選秀出身的球員,也就是王梓、潘心悅、劉云、周勇、牛根生。他們五個人是通過選秀,與“遠帥體育咨詢有限公司”簽的合同,類似于舉了經紀公司手下的藝人。在DB隊,算是接受的委托培養,“遠帥體育咨詢有限公司”是要付給巴西泰山體育中心培養費的。
所以,他們五個的職業規劃反而更清晰了,就是高遠說了算。
26名球員,三種不同的身份,三種不同的命運軌跡。
很可能,會因為所有權的不同,原本實力相差無幾,潛力也旗鼓相當的兩個人,未來的職業生涯軌跡卻會截然相反。
尤其是在國內,因為身份的限制而被廢掉,一輩子沒能踢出來的天才比比皆是。
比如陳濤,如果2005年世青賽之后,他能順利轉會加拉塔薩雷,那么是否還會成為中國足壇“傷仲永”的代表人物;如果這位亞洲第一前鋒當年加盟了佩那羅爾,那他是否只是因為一句“C羅頂多火三年”才會被人念念不忘。
關于這些年輕球員的未來,高遠不止一次向俱樂部董事會反映過,但呈交上去的報告全都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高遠也能理解,國內足球圈的觀念還停留在“好苗子自己留”的層面,越是優秀的球員越難留洋,只因為國內的好球員太少了,大家都擔心,一旦把自家的優秀球員放到國外,很可能會被其他俱樂部挖墻腳,變成“出口轉內銷”。
原因無他,只因為中國足球的好苗子太少了,而相關的制度也不健全。
想要做出“讓大批優秀球員留洋”這樣的大動作,不是董事會所能決定的,這需要更高層下決心。
在現有的足球條件下,下這樣的決心是需要契機的。
本來高遠都有點心灰意冷了,但萬萬沒想到,這樣的契機居然出現了!